文:艺辛小平
宜阳县张坞镇苏羊村是宜阳境内最古老的村庄,也是豫西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
苏羊村中有个苏羊古寨,以苏羊遗址和苏羊竹马而闻名。
苏羊遗址东西长米,南北宽米,文化堆积层达6米以上,出土有泥质彩陶、泥质黑陶、夹砂灰陶以及大量石器,距今大约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遗存。
北寨门
古寨名和苏醒之羊
苏羊古寨还有个名字叫向阳寨。原来寨子有南、北两个大门。南寨门用花岗岩石砌筑而成,高约8米,最上方刻着“南望华岳”四个大字,大字下方就刻着“向阳寨”三个字,时间为“民国甲戌应锺月”,字体遒劲,为工整的楷体,带有赵孟的笔意,书写者不详,应该是当时的一个书法名家。北寨门同样高大宏伟,上方四个大字为“北临洛水”,大字下方应该也有三个字,是不是“苏羊寨”?遗憾的是北大门早已损毁,现在的北大门,只是在残留的北寨墙上挖开成个门的形状,“苏羊寨”三个字是不是题写在原来的门上面已很难考证了。
除南、北两个寨门外,古寨还有进寨的南、北两座石桥,应该在南、北寨门外的壕沟上。两座石桥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北石桥损毁变形比较严重,能看出来是个桥的模样,但那种凌波高架、联通沟壑的气势已不复存在。据村中老人说,南石桥是古代洛南人西至长安、东至洛阳的交通要塞。石桥古朴坚固,桥上两边分布多个造型美观的石桩,桥身南侧雕有龙头,北侧雕有龙尾,龙头保存完好,龙尾则风化严重,已看不清原本的纹路。
寨内南北道路为主街道,东西道路则多为小巷。东西走向的唯一街道叫石羊街,街西头曾立着一只羊和一头猪的石雕,汉代风采,栩栩如生。可惜,石猪被砸毁,石羊被移走,不知去向。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苏羊寨就是军事重地。现在寨中以石羊街为界分为“南营”和“北营”,在当时是军队驻扎的营地。
整个寨子又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建成的时间略有差异,寨中老人们说,西寨要稍早一些。翻看古籍,“向阳寨”这个名字古籍里没有记载,很可能是晚清或者是民国时期的名字,历时较短,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提及了。
年,苏羊寨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苏羊村入选中国古村落名录,很多对文史古迹感兴趣的朋友,来宜阳就一定要去苏羊寨看一看。他们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