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一一部常用穴位

部位: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向大指外开三分。

解剖:(肌肉)有屈指深浅肌腱。(血管)在食指桡侧指掌关节前方,有来自桡动脉的指背及掌侧动、静脉。(神经)布有桡神经的指背侧固有神经,桡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桡骨神经之皮下、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此为董氏奇穴原述之解剖与现代解剖略有出入,主要系指其作用而言。仍保留于一般解剖之后,用括号区别,作为参考)

主治:心脏病、膝盖痛、小肠气、疝气(尤具特效)、眼角痛、睾丸坠痛。

取穴:平卧、手心向上、取食指第一节中央偏向大指三分是穴。

手术:针一分至二分治心脏病变,针二至三分治小肠病、疝气及膝痛。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原注不宜双手取穴)

部位:食指第一节外上方,距大间穴高二分。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支、肺分支神经、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支气管炎、吐黄痰、胸部发闷、心跳、膝盖痛、小肠气、疝气、眼角痛、肠炎。

取穴:平卧、手心向上、取食指第一节外上方,距大间穴上二分是穴。

手术:五分针,针一分至二分治心肺病变,二分至二点五分治小肠气、疝气、膝痛。(原注不宜双手取穴)

说明:大间、小间两穴皆位于阴掌食指第一节B线上,取穴采三分点法,即以两指节距离之1/3处各取一穴,在上者(靠指尖者)为小间,在下者(靠掌者)为大间。

部位:食指第二节中央外开二分。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支、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疝气、尿道炎、小肠气、牙痛、胃痛。

取穴:食指第二节正中央线外开二分,距第三节横纹三分三处是穴。

手术:五分针,针二分至二点五分。(原注: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说明:见外间穴说明。

部位:食指第二节正中线外开二分,距第三节横纹六分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支、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疝气、尿道炎、小肠气、牙痛、胃痛。

取穴:当食指第二节正中央线外开二分,距第三节横纹六分六是穴。

手术:五分针,针二分至二点五分。(原注: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说明:浮间、外间两穴均在阴掌(掌心)食指第二节之B线上,取穴采三分点法,下穴为外间,上穴为浮间。

部位:食指第一节正中央。

解剖:(肌肉)有屈指深浅肌腱。(血管)在食指桡侧指掌关节前方,有来自桡动脉的指背及掌侧动、静脉。(神经)布有桡神经的指背侧固有神经,桡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桡骨神经之皮下支、肺分支神经、心脏及六腑神经)

主治:心悸、胸部发闷、膝盖痛、头晕、眼昏、疝气。]

取穴: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是穴。

手术:五分针,针深一分至二分治心胸头眼病,针二分半治疝气及膝痛。(原注: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运用:治疝气成方——外间、大间、小间、中间四穴同时用针为主治疝气之特效针。

说明及发挥:※上述之大间、小间、外间、浮间、中间等穴均忌双手取穴,一般而言,单手取穴,以男左女右为准则。

※上述诸穴为治病之特效穴,若能配合三棱针在内踝及内踝周围点刺放血,效果更佳。

※依据董氏对应针法(见附三)第四种之“手躯顺对法”,董氏以五个“间”穴治疗疝气,具有一定的道理。此五穴均在食指上,与大肠经有关,透过“肝与大肠通”之理论,治疗疝气当然有效。

※董师极为注重心与膝之关系,凡能治心脏病变之穴位,亦常用于治膝部疼痛。

部位:在掌面食指之内侧,计有二穴点。

解剖:(血管)指掌侧固有动、静脉形成之血管网。(神经)正中神经之分支指掌侧固有神经。(肌肉)屈指浅肌及屈指深肌肌腱、蚓状肌.骨间肌。(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肝神经。)

主治:肝火旺、脾气燥。

取穴:当掌面食指之内侧,距中央线二分之直线上,上穴距第二节横纹三分三.下穴距第二节横纹六分六,共二穴。

手术:针深二分至三分。

说明及发挥:※木穴位于阴掌食指第一节D线上,计有二穴,取穴采三分点法,临床多半只取一穴。一般而言,以下穴为准。

※本穴为掌面常用穴道之一,对于眼睛发干、眼易流泪、手汗、感冒、手皮发硬等皆有疗效。

※本穴治疗手掌皱裂,手皮肤病尤具特效。本人以此治愈数十例富贵手,平均三至四次即愈。

※本穴治疗鼻涕多,不论清涕浓涕皆有效,尤其感冒流涕可止于顷刻。

※本穴治手皮肤病及手掌皱裂,以患侧为主。治其它各病以对侧为主。

※本穴对外感风邪所致之皮肤骚痒亦有著效。

※本穴具有清利头目,开窍疏肝的作用,位在食指上,亦系透过“肝与大肠通”之关系治疗多种疾病。其治鼻病,一系经络作用,一则与疏肝亦有关.

※本人曾治一严重手足干燥翻裂出血之妇人,医院治疗三月无效,手不能触物,足不能着地,经其子背负而来,仅在尺泽及委中三棱针点刺,二次即皮肤收口而愈,见者无不称叹刺血之妙。

部位:在掌面中指第一节之中线外开二分处。

解剖:(正中神经、心脏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心悸、心脏病、心脏性之风湿病。

取穴:当掌面中指第一节之中线向小指侧外开二分,距第二节横纹三分三一穴,六分六一穴,共二穴。

手术:针深一分至二分。

说明及发挥:※心常穴位于阴掌中指第一节D线上,计有二穴,取穴采三分点法。

※本穴顾名思义有治疗心悸及心律不整之功。

※对于心脏扩大可在背部心脏附近穴位,如三金等穴点刺出血后再针此,有良效。

部位:在无名指中节外侧(靠近小指之侧)正中央。

解剖:(肝副神经、肾副神经。)

主治:子宫痛、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过多、阴门发肿、安胎。

取穴:当无名指外侧正中央点是穴。

手术:五分针,针二至三分。(原注: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说明及发挥:※还巢穴位于阴掌无名指第二节E线上,仅一穴,取穴采二分点法,即无名指第二节靠近小指之侧黑白肉际中点。

※本穴配妇科穴,左右交替(即针左妇科配右还巢,针右妇科则配左还巢,治不孕症有极佳疗效。)

※本穴位于无名指,与三焦经有关;透过理三焦、疏肝胆之作用,治疗妇科病变颇有效验。

部位:在小指甲外侧角后二分。

(注:本图中之“心膝”似当为“火膝”)

解剖:(血管)在小指尺侧爪甲根切迹,有指掌侧及背侧固有动脉和指背动脉形成的动脉网。(神经)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及指背侧固有神经。

(尺神经、心脏神经。)

主治:膝盖痛、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

取穴:当小指甲外侧角之后二分处是穴。

手术:五分针,针一分至二分。

说明及发挥:※火膝穴在小肠经上,即少泽穴后一分。

※本穴董师用治痰迷心窍之精神病有效。(生气所致)

※本穴治肩臂不举,手太阳经疼痛者有殊效。

※本穴在小肠井穴附近,亦具开窍作用,心与小肠表里,奇经之督脉与小肠亦相关,因此本穴治疗神志作用极好。(生气所致之疼痛亦有效)

※本穴用治变形性膝关节炎亦极有效。

部位:在中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

解剖:(血管)指掌侧及背侧固有动脉形成之血管网。(肌肉)伸指总肌。(神经)桡、正中神经之背侧固有神经。(桡尺交叉神经、肾神经)

主治:闪腰岔气、肾痛、眉棱骨痛、鼻骨痛。

取穴:当中指背第一节中央线,距第二节横纹三分三一穴,六分六一穴,共二穴。

手术:五分针,皮下针向外(小指方向)横刺二分。

说明及发挥:※二角明位于阳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计有二穴,取穴采三分点法。

※本穴治疗腰痛、闪腰岔气、眉棱骨痛、鼻骨痛(含前额痛),效果显著,针刺时向外沿皮刺。

部位:在中指背第二节中央两侧。

解剖:(血管)指掌侧及背侧固有动脉形成之血管网。(神经)桡神经与正中神经之分支指背侧固有神经。(肌肉)蚓状肌,骨间肌。

(正中神经,心脏分支神经。)

主治:膝盖痛、肩胛痛。

取穴:当中指背第二节两侧之中央点共二穴。

手术:五分针,针一分至二分。

说明及发挥:※心膝穴位于阳掌中指第二节大侧、小侧之中央各一穴,取穴采二分点法。

本穴位于中指上,治脊柱痛亦有效,治膝无力及变形性膝关节炎疗效极佳。

部位:在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

解剖:(血管)指掌侧及背侧固有动脉形成之血管网。(肌肉)伸指总肌。(神经)桡、正中神经之背侧固有神经。(正中神经、心脏及肝分支神经。)

主治:半身不遂(此穴曾用于治疗高棉国总统朗诺元帅半身不遂,奇效。)

取穴:当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点是穴。

手术:皮下针间向(小指方向)横刺。

注意:※第一次限用5分钟,5日后限用3分钟,又5日后限用1分钟。时间及次数均不可多用。

说明及发挥:※本穴接近中冲穴有强心活血作用,治疗中风后遗症对其它各针有加强作用。单用治中风后下肢无力颇有效,尚能治膝内侧痛及小腿肚酸痛。

部位:在大指第一节之外侧。

解剖:(血管)指掌侧及背侧固有动脉形成之血管网。(神经)桡神经与正中神经之分支指背侧固有神经。(肌肉)蚓状肌,骨间肌。(桡神经、正中神经、子宫神经。)

主治:子宫炎、子宫痛(急、慢性均可)、子宫肌瘤、小腹胀、妇人久年不孕、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

取穴:当大指背第一节之中央线外开三分,距前横纹三分之一处一穴,距该横纹三分之二处一穴,共二穴。手术:贴于骨旁下针,针深一分至二分,一次两针齐下,谓之倒马针。

说明及发挥:※妇科穴位于大指背第一节小侧,计二穴,取穴采三分点法。

※本穴能调治子宫位置不正之屈倾。

※本穴为妇科常用穴,效果显著。配内庭治经痛极有效。配还巢穴,治疗不孕症疗效极佳。余以此组配穴治疗不孕症之夫妻已不下百对之多。

部位:在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

解剖:(血管)指掌侧及背侧固有动脉形成之血管网。(肌肉)伸指总肌。(神经)桡、正中神

经之背侧固有神经。(桡神经浅支)

主治:久年恶疮、恶瘤开刀后刀口流水不止,不结口。

取穴:当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

手术:以三棱针刺出黑血当时见效。

说明及发挥:※制污穴位于大指背中央线上,计三穴,取穴采四分点法。

※本穴治疗一切疮疡、刀伤、烫伤或手术后伤口溃疡出水,久不收口,点刺出血,极有效验。余曾治一厨师,不慎切伤食指,历数月而不收口,仅以患侧制污穴点刺二次即见痊愈。

                







































医院白癫风
儿童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对白癜风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fensana.com/ssjb/44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