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继续收听王弘治讲《史记》。
咱们之前讲到过齐国是春秋的第一家霸主,齐国在诸侯国之中一直都是强国,但是到了春秋末期,齐国这个庞然大物竟然被自家的田氏大夫取而代之了。这件事在历史上叫做“田氏代齐”,这个事件标志着战国的开端。强大的齐国是怎么会落到田氏手里呢?这可是田氏一门几代人处心积虑的一场大阴谋,田氏一门就是一伙真正的“窃国大盗”。接下来我就来讲一讲,田氏是怎么用几百年的时间,一步步把齐国吞到自己肚子里去的。
要说起田氏一门的根源,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他们的祖先叫陈完,原来是一个流亡难民。陈完原来是小国陈国的公子,在陈国发生内乱的时候,为了保住小命逃跑出国,去投奔当时的霸主齐桓公。齐桓公封他做了一个叫做“工正”的官。
工正是什么官呢?在春秋时代这是专门负责管理手工业的,齐国为了富国强兵大力发展工商业和手工业,从而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使齐国的国力一飞冲天。所以,工正虽然并不算是权力特别大的官,但是在当时的齐国,可是个美差肥差。陈完被封为了工正,就逐渐地把国家最赚钱的经济命脉拢到了手里,从此陈完的家族就开始发达了。
诶,听到这儿你可能要问,我们不是要说田氏代齐吗?怎么田氏的祖先叫陈完,不姓田呢?这是因为齐国人说的方言跟陈国不一样,陈这个姓氏在齐国人嘴里,读成了田。陈完一家入乡随俗,从此就改姓田了。
田氏靠着齐国工商业的这座金山发家致富,有了钱,田氏的翅膀就越来越硬了。几代以后,到了陈完的子孙田乞这一代的时候,田氏就开始在齐国搞一些小动作,想要谋取更高的权力了。春秋时代的齐国,一直有一个大问题,卿大夫的权力太大,齐国的好几位国君都是死在大夫手上。而齐国最有势力的大夫有两家,一家姓国,一家姓高,他们都是周天子刚分封齐国时直接派来的传统老牌贵族,当初连管仲都得卖国、高两家三分面子。田乞想要出头,必须先得搬掉国、高这两座大山,可是田氏一门论实力,怎么比得过人家呢?于是田乞就开始玩起了阴谋。
田乞玩了什么阴谋呢?简单来说就是一招叫收买人心。田氏一门别的不多,就是钱多,田乞充分发挥了这一大优势。当时齐国的国君是齐景公,齐景公爱好享乐,向老百姓收了很多苛捐杂税。老百姓要是交不出税,还有酷刑伺候,齐国的老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时候田乞就反齐景公之道而行之,老百姓交不了国君的粮税,就到田氏这儿来借粮食。田乞用大斗称粮食借给老百姓,等到老百姓还的时候呢,却换一个小斗来称。这一进一出,实惠全给了老百姓,那老百姓还不对田乞感恩戴德?
掌握了齐国民心以后,田乞缺的就是一个机会了。齐景公临终的时候,把自己宠爱的幼子托付给了国惠子和高昭子,让国高两家担任国相辅佐幼主。田乞看准了幼主继位,朝中时局不稳,就去巴结国惠子和高昭子。田乞假装自己对国高两家忠心耿耿,每次国惠子高昭子轮流上朝下朝的时候,田乞都亲自坐到他们的车里去当保镖,借这个机会给两人灌迷魂汤,挑拨他们说:“国、高两家辅佐幼主位高权重,可齐国其他的几家大夫,都不支持幼主。现在人人自危,生怕你们会对他们不利,所以都在家里准备谋反呢!”国惠子高昭子一听,就加派了人手来保护自己。
这时候田乞又转过脸去骗齐国的其他大夫说:我刺探了到情报,国、高两家都在准备发兵来对付我们了,咱们得先发制人才能活命啊!经过这一番蛊惑,田乞成功地联合盟友干掉了国、高两家,还把齐景公托付给国、高两家的幼子赶出了齐国,联合其他大臣立了齐景公的儿子公子阳生成为齐悼公,悼公原本就跟田乞关系很好,他即位后投桃报李,任命田乞为国相,从此田氏代替国、高,成了齐国最有势力的宗族。
田乞死了以后,他的儿子田恒玩阴谋的手段,比起老子来更是青出于蓝。田恒不仅把从前父亲的临时盟友们一个个都干掉了,而且连国君也没逃脱他的魔掌,田恒杀掉了当时的想从自己手里夺权的国君齐简公,改立齐简公的弟弟为国君,这就是齐平公。田恒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齐国的一切现在都操纵在他手里。只不过齐国这时还是一个没有完全成熟的桃子,田恒要夺取齐国还要再稍做一些准备,《史记》提到的田氏最后的窃国计划有这么几条:
首先是争取国际支持。摆平了国内的反动势力,田恒还想赢得国际支持,特别是他也担心自己弑君的行为,会成为别国来讨伐的正当借口。
为了堵住天下的悠悠众口,田恒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攻势,退还了从前齐国侵占鲁国和卫国的土地,派出使臣到晋国去与当权大臣约定互保,还先后跟南方新兴的霸主吴、越两国通使讲和。从前田乞收买的是国内的人心,这一回儿子田恒是到国际上去收买人心了。
稳定了国际关系,田恒就准备进一步架空国君。他对主公齐平公说:管理国家靠的是赏罚这两件事,赏人的是好人,罚人的是坏人。今后就请您做齐国的好人,我这个臣子来替您当坏人吧。田恒说的好听,可是让人真正害怕的就是生杀大权啊,田恒操纵了生杀大权,齐国再也没有人敢反对他。
田恒在齐国一手遮天,他自己的封地甚至超过了国君。为了最后一口吞下齐国,他要进一步壮大田氏宗族的势力,让自己的子孙接管齐国所有的地盘。齐国是一个大国,大大小小的城邑有七十多座,田家哪有这么多人可以填满这些地方呢?田恒又做了一件让人惊掉下巴的事情,他准备生出一大堆儿子来!田恒找了很多身体壮实的女子来扩充自己的内宫,他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就让手下豢养的门客家臣随意出入后宫,只要生下儿子,一律姓田。到最后不管真的假的,田恒名义上就有了七十多个儿子,一人封了一座城,这下齐国的天下基本全都姓了田了。
到了田恒的曾孙田和这一代,从姜子牙手上传下来的姜氏齐国早已名存实亡。田和找了三家分晋的魏文侯,向周天子请求封自己当诸侯,当时的周天子不过就是个没有实权的傀儡,随便给点好处就答应了。从此齐国改朝换代,不过国名却没有改,在田氏的手里还叫齐国。为了做区别,历史上把春秋时代的齐国叫做姜齐,把战国时代的叫做田齐。田齐作为战国七雄之一,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从陈完到田和,一共十一代,田氏一族苦心积虑,一步步蚕食掉了春秋的大国——齐国。《史记》也发愁怎么向后人来交代阴谋家野心家的成功呢?司马迁在田氏家族的传记一开头,说了一个奇怪的故事。说陈完出生之前,周天子的太史正好来到陈国,给这个未出生的孩子算了一卦,卦象上说这个孩子将来会有了不起的后代。太史还算出,将来这一支家族会在东方的齐国发展壮大。这可是提前了三百多年就预言了田氏代齐啊。古人难道真有未卜先知的本领吗?
我要告诉你,凡是历史上出现这种预言,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后人编造的谎话。陈完出生时的太史预言,很可能就是田氏的子孙为了篡权夺位给自己脸上贴金,造舆论呢。关于这事,
先秦的有识之士早就看穿了,《庄子》里说:老百姓偷一个像带钩一样的小东西就会判死刑,可是窃国大盗非但不会受惩罚,反而还用仁义来给自己装点门面。庄子这段犀利的话,活生生就是扒田氏代齐的皮啊。
司马迁在总结田氏代齐时,丝毫不提他们有哪些可以流传后世的功德,只是拿算命的故事来搪塞了一下,联想到庄子的名言,这难道不是一种有心的反讽么?《史记》对故事特别剪裁,突出了田氏几代人的阴险狡诈,把窃国大盗的嘴脸暴露无遗。这就是我们之前已经提过的,以叙事寄褒贬的手法。
田氏代齐,拉开了更加血腥残酷的战国的序幕。那战国究竟与春秋有哪些不同呢?下一讲我们就来讲战国的头一等大事——变法。咱们下次再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