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长辛店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它坐落于永定河西岸,拥有独特的宗教和商贾等文化特色,来到这里,又有哪些不得不看的地方呢?
今天,乡愁君就带你从北到南,看一看长辛店的这十处不容错过的历史名迹和老字号~
(′▽`)ノ?快跟上吧!
01.长辛店火车站
梁奶奶
原来咱们这老火车站啊,净是通勤车,这通勤车一天好几趟,附近农村的都来这儿买东西。
吴阿姨
以前这火车站很热闹啊,你像我们打这儿往河北去,那阵儿到河北买点儿便宜粮食,就一站就坐到高碑店去了,四毛钱就到!
李奶奶
铁道没封之前,火车特别多。我下了班骑自行车往街里来,有时候这趟车没抢过去,得等三四趟,二十多分钟,当时热闹着呢!
02.聚来永副食店
张阿姨
不是现在还开着呢吗,那个柜台你要什么东西他给你拿,然后付钱的那种的。
李爷爷
你买了东西,打成蒲包儿,呱一拽着,给捆上,挺有意思的那会儿。
王先生
聚来永旁边就是原来的酿造七厂,酿造七厂前身就是老郭摊儿。
刘阿姨
聚来永现在是个人承包,不知道现在的酱油来源了,之前都是酿造七场的产的,现在酿造七厂改名为王致和酿造厂了。
退休工人
这承包人,就这个买主还是原来商店的。原先聚来永不是她的,她最后在这干,就把这个门脸给包下来了,名字就一直没改。
03.恒义通宝购物中心
王大哥
长辛店二百,也是这时候,这是正经北京二商的买卖,房山啊,良乡啊,包括宛平城,都得上这边买东西来。
李爷爷
解放以后,修了路,栽了树,自来水引进户,二百盖完了他就要赔钱户。
马奶奶
从我记事开始,买什么东西就直接上二百。文化大革命以后拆了,这里头的人呀都散了,该干什么干什么。都下海啦,都走啦。
04.老爷庙
陈爷爷
山西会馆是民国晚期的,是当地商号集资兴建的。它为什么又叫“老爷庙”呢,因为它这里边儿还有庙,像关公庙啊什么的,里面也有壁画雕像,挺神圣的。商号也来这儿会谈,后边儿是戏台。
王爷爷
解放后当过图书馆,看看书,看看报,那儿是长辛店的镇政府,门口那块给出租了,沿着大街卖茶叶去了。
王先生
老爷庙在,临大街有门脸儿,后边儿又有戏台,北房南房加上二殿都有。现在就没有老爷了。二殿是保护的,上边还有壁画,我就在那办公,我们的工作站就在那,但是只能看外观,我是在那借驻。
05.嘉事堂药店
刘奶奶
那个北天合永现在还是药店,从小那里就有一个药店,现在还是卖药,还是那个药店。
王先生
北天合永你进去还有一个古藤呢,起码得,一百好几十年的一个古藤,活着的,还挺壮观的,在店的后院里头,后边是库房,存中药的。就在大寺口的北边儿。
焦阿姨
长辛店有两个老的药店,就是南天合永和北天合永,南天合永早都没有了,北天合永改成嘉事堂了。
孙叔叔
原来在北天合永门口下象棋的特别多,长辛店就是都在这儿下。还有一教写字的,在天合永对面。
注:此处说的“北天合永”即是嘉事堂药店
06.清真寺
阿訇
这种形式和牛街那个一样,就是大殿面向西,大门也在西,叫珍珠倒卷帘。但是西面那个房子,头几年因为清真寺经济比较薄弱,把那个正门租出去了,现在你们走的这个门是侧门,后来开的。
寺观工作人员
是说有一个商人,经过长辛店的时候,有一峰骆驼走丢了。然后这一峰骆驼,被后来的人发现了,找这个失主找不到。这峰骆驼驮得还都是贵重商品,把它们换成钱以后,大家就商量说这个钱怎么办,后来有个人说,干脆就把这些东西替他变卖了,把这钱拿出来修盖这个清真寺,这就是这个清真寺的来历。
清真寺前主任
文化大革命主殿做修鞋厂,这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把清真寺交还。返还的时候,寺里已经破败不堪了
07.天主教堂
牧师
教产属于长辛店基督教工会,是年建的。当时,有一个美国的传教士梅韪良,在义和团运动以后,在北京很多地方买了几块地建立教堂。其中,在咱们长辛店大街号,花了当时个银元,当时据说是四亩三分三。教堂一共有46间房,最初信徒一百多人,信徒不多,都是周边的一些居民。
董大叔
教堂呀,过去破烂不堪的,没什么人去,小孩子有时候爱上里头玩去,过去教堂主体都在,后来五金厂进去了,生产螺丝,螺丝帽,就把教堂内部都给改了。后来又重新新盖了一个,新盖的和过去不太一样,没有过去那个味。
石阿姨
我们原来在五金厂,我觉得挺好的,就那天主教堂。就干活当然说累了,工人你能不累吗,又热又累的,打那个螺丝母。冲压,就是那大机器,“邦”就一个眼儿,干那特热呦,汗流浃背的。
08.忆年华照相馆
李奶奶
我们长辛店的照相馆一开始是七家联营,七家照相馆合成一家了,都在长辛店。它是五五年五月联营,五六年一月合营。过去就是七家个体户,后来就成一个开始一块儿经营了。
刘叔叔
我从小我就来到这儿,从小就看着我母亲弄这些。七家联营,不是我妈那辈儿,还得上一辈儿,得我姥爷那时候。他是七联里头那个中华照相馆的,我这是三代,正宗的。七几年最火的时候那三十多人呢,现在就我们夫妻俩了。照相馆你从那儿看见的是三分之一,后边还有三分之二,全是车间啊,那三十多人干活搁哪儿啊,只能搁车间,现在都租出去了。
09.火神庙
马奶奶
这火神庙口这是有拉洋片的,有登高跷的,有杂技的。阴历有个节时候,有个赶集。
李爷爷
它是一个赶集似的那种,从二十四集,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然后一直到二十九集,三十,三十就是穷汉子集了,那东西就处理了,穷人就开始花钱买点过节了。那阵儿庙会有意思。
焦阿姨
那个房子,那个墙是我在那儿盖得,那会儿我也小,搭了三层架子,多高啊,谁上去都晕。老师傅在上面扔砖,啪一扔,我在上面一接。地下扔,上面接。
10.新华书店
李爷爷
那块地方儿原先就是全聚德,解放以后才开的新华书店。
沈阿姨
我们上学那会儿都跟那儿买书、买连环画儿啊,他那儿现在还是卖书,但是我们小时候不是它现在这样,以前就是有柜台,里头有书。原来那时候,全长辛店就这么一个新华书店卖书的,你就必须得上这儿买去。
杨阿姨
小时候就有了,很老了,小时候没觉得学习很重要,有点钱就买了小儿书了。
这十处不容错过的地方也许没有多么的宏伟壮观,繁荣热闹,他们只是坐落在街巷中普通的建筑,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和居民的记忆使他们变得“不容错过”。希望在乡愁这一次的推送后,能有更多“不容错过”的精彩和感动被全国白癜风十佳医院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