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市场架构与经纪商风控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dxkfbl/160212/4769995.html

上次写了一些违规交易手法,然后有许多朋友对这方面感兴趣,从发文到现在过去快两个月了,时不时就有朋友来问外汇市场的架构组成和经纪商风控相关的问题。

其实说实话,就国内这些中小经纪商的风控并没有多少可说的,其根本没有什么技术可言,基本都还停留在ABook和BBook的层面,也就是大家所说的AB仓。顾名思义,A仓就是抛单,B仓就是对赌,目前国内大多小型经纪商其风控策略就不过是选择是否与此客户对赌。当然,更无良的是纯对赌黑平台,客户赚钱就耍赖,这种在前两年特别多,一般打着香港监管的旗号。

既然咱们都对此发文了,还是要来点大部分朋友不知道的东西吧。

除开这些割韭菜不讲技巧一不小心割到自己手的经纪商之外,很多大型经纪商还是有着相当牛掰的风控体系的。但是这种风控体系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样简单,都是由一堆数学系、物理系的教授、博士、研究生基于数学统计模型建立,依靠各种代码、算法鼓捣出来的东西。

这样说比较空洞,咱们按着订单执行流程来说。

当客户在MT4交易端发出一个买卖指令,这个指令首先传递到经纪商处,此时通过AB仓筛选。A仓直通上一级市场,B仓直接与经纪商对赌。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海汇和TR的所谓AB保险仓,纯粹是伪造概念忽悠对外汇市场一无所知的小白的。

A仓账户到达上一级市场Brokers或者是其它流动性提供商,这一级市场已经有模型风控系统了,它会同时接收到多个下级经纪商传达来的订单,模型系统就会分析这些订单是否是毒流(就是延迟、推盘、对冲、错误报价等订单),根据发出该订单的IP地址、同时生成的订单流等信息来抓出有嫌疑的订单,然后交由风控人员查看或者进一步判定。

通过的订单可能会进入一个盘房,此盘房是内部撮合成交,也是做市商的内部交易盘房,主要是一些机构交易员在参与,而严格来说ECN账户就是直通此盘房的,所以ECN账户成交时候的点差成本极低,不过现在国内经纪商推出的所谓ECN账户基本都不是真正的ECN,就是一个不同点差组别的账户类型而已,是否直通交易盘房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在撮合机制之外,有一点需要说明,外汇的流动性是双向可逆的,普通交易者的订单可以理解为一次询价,同时场内的交易市场也会发出很多询价,在交易活跃时段一秒钟可以多达几十次;而且一般来说,我们零售外汇的询价是至上而下的,场内交易询价传递过来形成报价,所以零售客户发起买卖都可能会有滑点。

另外,由于普通交易者的从众和追涨杀跌心理,很多时候就会出现单方向的订单集聚,所以做市商的本身的持仓就会超出风控机制,从而需要去抛单到场内对冲风险,因此流动性的至下而上传导生效。

很多对市场不了解的人,一听到做市、对赌这样的词汇就反感,害怕其利益受到影响。其实,做市商是必然存在的,因为外汇场内交易的标的都很大,零售客户的一手两手或者十手二十手这样的小订单,银行间根本就不愿意接的;而且零售交易者基本都是短线交易,银行间市场也是不喜欢的,他们更希望的是大笔买卖且持仓十几天、几个月这样的交易者;加上银行间市场的点差是很大的,如果没有中间的brokers、做市商以及零售经纪商的存在,普通交易员根本没办法参与到这个市场的。

看明白了外汇市场的架构再来看各级机构的风控就很好理解了。当我们通过打盘拉报价去赚取经纪商钱的时候,一般来说普通经纪商是很难发现的,而且由于普通经纪商没有相关风控模型技术,只能依靠AB仓来调节。而在零售市场,A仓利润极低,甚至由于现在经纪商之间打价格战,利润已经被压缩到没有了,放A仓很可能就是亏损,所以基本上普通经纪商都是默认把客户放B仓的。比如国内某家知名平台商,他们天天去国际上赞助一些球队,还去一些国外一些新闻媒体上投钱打广告,国内销售也是发这些照片发的不亦乐乎,但是他们在流量商那里开设的对冲账户才存了一万多美金,试问它怎么去走A仓?但是也因为其市场策略,资金池现在已经足够大,也是可以承载得住这些违规交易手法的客户偶尔来薅薅羊毛。这也是我们建议零售客户选择平台的时候尽量去选择大平台、老平台的原因,因为资金池足够大,轻易不会出问题。

到了真正做市商和brokers这个层面就是依赖于模型风控了,这个模型你可以类比支付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fensana.com/ssjz/61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