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不能持久做到注意力集中、专注,而小学生在校学习6小时,加上在校就餐时长就将达8小时,且是以课堂静坐听讲的时间居多,对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难免会出现“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情形。占用课堂三、五分钟的时间进行调和,刻不容缓。
每位老师每节课早早地来到教室,看着学生们一个接着一个,井然有序地进教室坐到座位上,心里定心。老师们这种候课候学生的方式,是一种基本的职业素养,是在争取工作的主动作为;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心理状态,体现了教育的情怀。那么,课前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能不能用来安排一点实质性的师生互动呢?学校领导制定了《“课前三分钟”实施方案》,二年级组全体教师积极遵照实施:
01
德育可以无形润物必定有声
小张和小李昨天放学时打架了,有孩子来汇报了怎么警示所有学生?
小徐早上进校主动和值日老师打招呼,被表扬了怎么引导大家?
有些逆反的小薛做操时故意“手舞足蹈”,引得后面的男孩子跟着瞎做,怎么处理?
……
德育无形,润物有声。这样的小事每天都在真实地发生着,有心的班主任就会善于抓住每一个现象或个例,有的放矢地纳进“课前三分钟”的内容里。该创意摒弃简单粗暴的说教、有板有眼的啰嗦,而是针对学生身边鲜活的教育契机,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小活动、小项目、小互动,“立德树人”思想到了班主任的工作中,就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指导实践的理念,是想方设法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
02
形式不用刻意效果才显用心
可以是督促学生整理好文具、书本,养成上课前的准备习惯,静等上课;
可以说天气变化,提醒孩子添衣加被、雨天防滑;
可以聊个人卫生,小刚的短发显得有精神,小方的指甲剪得很干净;
……
班主任还安排学生讲几则小故事、名言、警句欣赏。一个故事,能让学生们课间多了津津乐道的话题;一句名言,或许会让学生们记得很长一段时间。精彩的“课前三分钟”,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转移到课堂上来,也能调和师生间的情感距离,营造其乐融融却又时时育人的思政氛围。
03
单一不是全部全科融合育人
数学老师开展口算小比赛活动,屏幕出示口算题目或是口算本,限时三分钟完成,当堂出结果每天一评比;开展“小老师”精讲数学题活动,每次两、三名学生,各讲一道易错题,让“学进去、讲出来”的学习理念轻松实现;开展学习经验或优秀作业介绍活动,强调了作业方法的同时,还用表扬先进激励了大家。
语文老师开展“一分钟新闻发布”活动,既让学生关心到了身边的事情,还训练了学生大大方方开口表达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开展“每天一故事”活动,按着学号或抽签安排一名学生讲一则小故事,时长不超过三分钟;开展“每天一首诗”活动,学生每天积累一首古诗,终有一天“量”的积累将引来“质”的飞跃。
音乐老师开展“才艺表演”活动,自由报名,每天限定人数,时间可以从三分钟延长至五至十分钟,增强展示学生的技艺与自信心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孩子坚持发展才艺的决心;开展“经典赏乐”活动,每天一首曲子,静静地聆听,音乐老师加以三言两语地点评,陶冶着学生的稚嫩心灵。
……
教育学生不只是班主任的专利,所有的课程都有着育人的功能,所有的教育人都有着育人的责任。班主任整合学科资源,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让“课前三分钟”赋予孩子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锻炼学生,利于学生的正向成长。
04
有的方能放矢全面发展素养
一般人对于课堂的理解是,铃声一响,学生就会迅速回到教室并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工作,安静地等待老师来上课。而事实是,眼下的小学生并未受到过于规矩的纪律约束,尤其是上课前,更是异相丛生:
铃声响起才起身去上厕所;
说说笑笑,全然不当回事的;
抢夺学习用品搞恶作剧的;
探头探脑窥视门外的……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效地组织开展“课前三分钟”,激发出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获得意料中的效果。
吵闹的课堂可能会超出想象,小朋友个人的自信展示能让喧闹声立即得以安静,羡慕守纪律的孩子得到了上台的机会,也在老师的刻意安排下,让那些略显胆小、不说话的小朋友变得开朗、大方、自信。即使就是简单的“临时说话”,也能展示小朋友充满鲜活色彩的趣味生活。
实践显示,“课前三分钟”可以有效调节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可以调节沉闷的课堂氛围,带来新鲜“空气”,激发热情;可以增加班主任和授课老师组织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课前三分钟”最重要的是,指向的是学生真实的发展需求,实现的是学生真实的素养发展。
撰稿:时群霞审核:蒲思颖
编辑:蒲思颖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