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之老房子系列:绿房子
铜仁路号,好记又好找的地址,坐落着一幢“绿房子”,老上海们对它并不陌生。年,海派著名女作家程乃珊发表的中篇小说《蓝屋》,就是以“绿房子”为原型,当时风行海外。程乃珊以这里作为写作的灵感源泉,是源于与这栋老洋房的不解之缘。儿时的程乃珊每次路过这里,总会被这栋独特而美丽的建筑所深深吸引,不由自主地驻足遥望许久。孰能料到,上世纪70年代她结婚之时却发现,她所嫁的先生严尔纯竟然是房主人的外孙。所以,能将这栋老洋房和当中发生的故事描写得细致入微,很多都来自于丈夫的讲述。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栋“绿房子”,探寻有关于它、有关于老上海传奇故事。
“口述历史之老房子系列”绿房子
这幢道地的现代式花园洋房,出自当代著名建筑设计大师邬达克之手,也是他在上海的封山之作。建筑建于年,融现代主义和表现主义于一体,细部装饰采用了当时流行的装饰艺术派风格。整栋建筑为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主立面全部使用绿色釉面砖作贴面,因此便有了“绿房子”的美称。整栋建筑外观犹如一艘停泊在港湾的大邮船,而大船的头等舱就是四楼东南角房主人的卧室。房子正立面设有弧形露天大楼梯,由底层优雅地盘旋而上,直达二楼主厅。每层楼也都设计有室外大露台。层层跌落的设计,让整栋建筑充满了层次感,也更好地融入了庭园美景之中,体现出建筑师独具匠心的设计功力。
这么豪气的别墅,还坐落在黄金地段,让人不禁想八卦一下住在里面的到底何许人也。这栋房子的主人是老上海赫赫有名的颜料大王吴同文,当年他娶了苏州巨富贝润生的女儿。贝润生拿出哈同路、爱文义路(今铜仁路、北京西路)口的一块土地作为女儿的陪嫁,吴同文便特地聘请了当时上海滩最负盛名的建筑师邬达克设计了他们的新居。因哈同路中嵌一“同”字,爱文义路中嵌一“文”字,“同文”恰好是吴同文的名字,这一偶然的巧合使吴同文欣喜不已。又因全宅连花园总面积为三亩三分三厘,门牌号就取号。真是从选址到门牌号码,都暗藏玄机呢。
除了建筑形态,值得一提的还在于整栋房屋内部功能的完备和前卫。室内设有安装弹簧地板的小舞厅、宴会厅、酒吧间及棋室、花鸟房等,不仅煤卫齐全,还有冷暖空调装置。因为房主人的母亲笃信佛教,在这一全盘西化的新型住宅里,还特意设置了一间气势不凡的佛堂。这里还是上海私人住宅安装小型电梯的第一家,邬达克给房主人设计了一个很浪漫的心形电梯,到现在还能正常运转。室内流线形的意大利进口大理石铺砌楼梯,铸铜扶手,玻璃护栏,嵌入内墙的铜制暖气片等,就是在当今建筑装饰时代也仍新颖别致。
当时建筑刚完工时,设计师邬达克拍着胸脯保证——“即使再过五十年,这幢房子的现代感仍是超前的,哪怕再过一百年,我相信它仍不会Out”。看来,“远东第一豪宅”确实名不虚传。这里还曾孕育出一位世界级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因为吴同文是贝聿铭的姑父,贝聿铭幼年可以说是在这里接受了建筑艺术的启蒙教育,从而萌发了成为建筑师的志向。
往期回顾?“口述历史之老房子系列:邬达克自宅
?“口述历史之老房子系列:大光明影院
?“口述历史之老房子系列:国际饭店
?“口述历史之老房子系列:爱神花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