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只有精英,才配做自己

治疗雀斑北京医院 http://m.39.net/pf/a_8713959.html

眼看新一季NBA开打,马上一个月了。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年的声势和影响力远不如过去。有朋友在后台问,老杨你怎么不说了?其实我说着呢。我还是老时间,每周四上午最晚那场和每周五上午最晚那场,再加上周四晚上一场CBA。腾讯体育首钢园区的演播室离我们家单程距离49.8公里,来回公里。所以我去一趟,在那儿住一宿,连说三场,就把一星期的活儿都干了。今年跟往年不一样,每天播的场次也不确定,所以也没法像以前似的每周一给一个转播表。您要是想找我说的,就找那两个时段就行。

当然了,看不见我的朋友,也有一部分,是人家自己就没看。今年不看NBA了的大有人在。还是那句话,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不用说了,还有很多朋友的确是觉得现在的比赛不如过去好看了。说好看,可能是有点笼统,也不能说不好看。得分是多,节奏是快,每个人对好看的定义也不一样。但在一些资深球迷心里,比赛不如从前有魅力了是真的。

这就像基本结束NBA生涯的大加索尔说的,以前的比赛是有不同的风格,一个人一个样儿,一个队一个样儿。咱们看比赛,在比赛里面欣赏不同的技战术风格运用,品的是那里面不同的哲学和风骨,还有不同的意味和精神。打个比方,有点儿跟看戏似的。张飞是张飞,赵云是赵云,关公是关公。红脸有红脸的气概,黑脸有黑脸的可爱,白脸有白脸的威风,都不一样,咱们看着才有意思。可是现在的比赛——现在的篮球世界,是大多数球队,大伙儿都一样,全一个打法,都是经过公式计算出来的。拿公式一算,说关公虽然有气概但为人太骄,容易出事儿,不合算;张飞虽然猛但有时候犯傻,也不合算。咱们都按赵云来,这人处理问题最稳妥。赵云是好,办事儿合理,但戏台上全是赵云,您说还有意思吗?经过一个有病的精算师成为某红队总经理后多年向联盟的推广,数年的渗透和浸染,勇士三分暴雨的洗脑,整个NBA世界已经被“魔球”化了——要么三分,要么篮下,挡拆突分,加快节奏,给空儿就扔。人们都在用一种共识计算比赛效率,打一种经过精确计算的篮球。当我写这篇推送的时候,我去查了查数据,到目前,本赛季NBA球队单场平均三分球出手已经达到了33.4次,占总出手比例的37.5%!这比上赛季创造历史的35.9%又高了一块,正向下一个历史高峰迈进。某红队的三分球比例,是让人瞠目结舌的50.6%,排名第一;上赛季常规赛冠军雄鹿排名第二,达到45.3%。一红一绿,像上赛季一样排在三分球比例前两名。包括这两支球队在内,有10支球队三分比例过40%;22支球队三分球比例过35%。我实话实说,精力所限,现在我看的比赛也不多。每周说两场,准备这两场的时候,我会看他们的比赛录像。在我看过的比赛里,我对下面这几个场景和情况印象特别深刻。1.赛季开门第一战,黄蜂的新秀P.J.华盛顿扔进了七个三分球,创造了新秀首战三分球联盟纪录。记者赛后问他,你怎么适应的这么快,教练都让你做了哪些准备?华盛顿说,教练说的很简单,我就是上来好好防守,过去跑几个篮儿,然后有机会就投三分。你看,这就是球队给运动员角色的要求,你的角色就是按照魔球公式计算和定义的。2.我还说过一场灰熊的球。那场灰熊本来开局不错,后来一通乱扔,让人家反而一通反击打死了。灰熊是什么阵容呢?内线是瓦兰丘纳斯和小杰伦·杰克逊,这是两个高大内线,奔跑能力有限,就像拉着两个大拖车;他们的两个锋线贾伊·克劳德和狄龙·布鲁克斯,个人攻击能力非常有限,但是对抗能力很出色,非常能防。有这样的阵容,你就应该慢慢磨呀,半场阵地跟对方摔跤呀。你干嘛玩命的跑,过去就扔呀?你扔得进吗?而且你扔的时候,两个内线还没过半场呢。那天进一个暂停的时候,我就叹了口气,说:唉,这有啥意思。跟我一块儿说的是王兆丰,他说:所有队都长一个样,对吧?3.凯尔特人的前锋塔图姆,在这个赛季开始了自己比赛方式的重建。本来塔图姆的偶像是科比,过去他在比赛里有大量中距离投篮。上赛季他的命中率不高。今年夏天,凯尔特人有一个训练师叫汉兰,就给塔图姆提出了重建比赛的建议。汉兰说,咱们别说复杂的,算术吧。你上赛季场均只出手3.9次三分球,造2.9次罚球。咱们就这么算,在同样的命中率下,如果你每场出手个三分,造6个罚球,你的场均15.7分就会变成20.7分。20分以上啦,你不就全明星了吗?是不是?塔图姆按这个逻辑改,虽然突破能力还有限,场均6个罚球造不到,可他高啊,场均扔6个三分很容易啊。塔图姆三分出手达到6.2次,虽然上周搞了个18投1中的比赛出来,可在周四与快船那场名战之前,已经场均20分了,比上赛季好看多了。你看,这都是经过精确计算出来的,无论你原本是什么样,都得变成这样的比赛方式。别误会,我不是在攻击这样的比赛方式。数学是比赛的解析方式之一。再说一遍,每个人喜欢的方式不同。作为解读比赛的职业工作者,我对任何一种比赛方式无所谓喜欢,也无所谓不喜欢。而且,也的确有运动员经过魔球处理,打的比原来更高效了——比如长年养生的维金斯,在增多篮下冲击和三分球之后,明显成为了更好的运动员。魔球,当然有它的道理。我只是站在时代轰然而至的洪流里,对这样的集体变迁很感慨。当然,作为一个看了三十年NBA的中年男子,你说我不怀念15年前,20年前那种不同的球队风格百花齐放,球队和教练会审视和鼓励运动员的不同特点发展,根据他们的特点再去雕塑他,运动员也更容易去建立自己特点的时代,那肯定是假的。比如塔图姆,如果他出现在15年前,他的中距离不准,教练提升他的方式会是增加他的力量和脚步技术训练,让他的中距离变准,而不是“咱做个算术,你别投中距离了”。我的确怀念更多彩的篮球世界。但我猜,如今的洪流和变迁也是必定的。像整个世界里的很多领域一样,生活被互联网,被极致便捷的传播,被无所不在的交流改变了。彼此影响的时间成本,空间成本,都比以前小得多,甚至成本接近消失。这我们以前聚过例子,以前运动员宿敌很多,因为很多人其实都不熟,见面就真干;现在运动员是朋友多,社交媒体太方便,伸手不打笑脸的,没大事儿咱们别玩命。总经理和老板们也一样,以前各自修炼,天各一方,埋头干自己的,各有各的道儿。现在没有秘密,每天你都能看到各种理论、数据、趋势、方式的分享,你能清晰地看到别人在干什么,你很容易就会被影响。他这么干了,他们都这么干了,为什么我不这么干?这就是信息工业时代的特征。这个时代是被“复制”和“粘贴”的;是经过统一规格后批量生产的。精雕细琢的手工匠人仍有价值,但因为不能快速复制和迭代,已无做大的可能。在人的角度上,你看到的不再是一张张鲜明的,让你印象深刻的面孔,而是一副巨大的群像。当然,每个人的能力有强弱,但都尝试在用同样的方式生存。你端详这个时代,像观看复活岛上林立的石碑,将军背后无边的军阵,或者是《月光宝盒》里牛魔王背后的个小妖。你会觉得震撼,但无法分辨他们的面孔。他们有各自的生命,有各自的故事。“百科全殳”殳海老师可以信口说出他们每个人的高中往事和家庭背景,但他们投身职场,都被按照统一标准和模子打造。我们都身在这时代里,都体验到这时代带来的便捷。但当你看到,人可以像水泥一样被雕砌和磨铲,也许还是不禁有一丝悲惶。更悲惶的是,当我们回头审视自己,发现自己也是牛魔王身后的个小妖之一,或者钢铁链条上一个“莫得感情”的螺母。我们只能接受自己的角色,只能接受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被接受。我写完这篇推送的那天,查了全联盟中距离投篮次数的排行榜,排名前15位的分别是:阿尔德里奇,莱昂纳德,德罗赞,C.J.麦科勒姆,路威,贾马尔·穆雷,布拉德利·比尔,拉塞尔,T.J.沃伦,马库斯·莫里斯,浓眉戴维斯,德里克·罗斯,米切尔,威斯布鲁克,恩比德。他们原本都擅长中距离投篮,在魔球世界里仍然保持着自己擅长的打法。这里面除了马库斯·莫里斯和罗斯,都是各个球队前两号的进攻核心,是联盟里的绝对精英。当做自己已经成为奢侈的特权,只有精英阶层才能拥有。如果你不再属于,或者不能打入这个阶层,要么就去成为螺母,要么就像安东尼。老杨本人

和老杨一起成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fensana.com/ssjz/78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