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呀”
“真想多待几天”
“老师我们过几天再走好不好”
这个暑假
“一城一绘·西安之旅”
迎来了第3期营(7.29-8.6)的完美落幕
到底是什么让同学们流连忘返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
第一站:聪明有智慧的半坡人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是我们的首发站,它就在浐河旁边,听大雄导师说这条河现在还在,半坡遗址就是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上午我们主要参观了出土文物陈列,里面展示了半坡人使用过的石斧、石铲、骨针、尖底瓶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神秘的人面鱼纹彩陶等艺术品。
下午我们参观了遗址大厅,这里是半坡人的村落遗址,他们半地穴式的居住方式,最震撼的是瓮棺葬(埋葬小朋友的方式,用陶瓮装好,盖上陶盆,通常埋在房屋附近而不是村外的公共墓区),那个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盖在一个小孩的瓮棺上的,“说不定这个小女孩是未来的首领哇”。
我们还体验了钻木取火、原始房屋搭建等活动,发现半坡人真的很有智慧,“以前一直觉得他们很笨,没想到,打脸了……”“原来他们的脑容量没比我们差多少,可能我们穿越回去,未必能像他们那么厉害,制造那么多工具出来,好佩服他们……”
1.半坡思维导图2.我的花纹我做主3.我的所思所感第二站:大唐西市和碑林31日上午,我们去到了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此馆建立在隋唐长安城西市遗址之上,大雄老师告诉我们:雄踞在关中平原的古长安城,自西汉建都后,先后被七个王朝沿用为都城,至隋朝时已残破不堪。隋文帝建国后次年修建大兴城,始定宫城、皇城与外廓城,并建街坊及东、西两市。唐承随制,保留了两市格局。在这里,学生可以看到,作为丝绸之路真正的起点,西市这一高级商业区是如何的繁华,大唐商人们又是怎样的面貌。
下午,我们来到了碑林。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经过历朝历代的萃集,至明代形成碑石如林的规模,故称“碑林”。碑林现已收藏有碑石墓志造像石雕余件,其内容丰富博大,特别是年代有序、流派纷呈的历代碑刻书法艺术令每年数十万中外学人游客流连忘返。
第三站:三震三合的小雁塔“小雁塔可神奇了”,此塔建于唐代景龙(-)年间,是中国唐朝国都长安城内荐福寺的佛塔。荐福寺是唐代长安著名的佛教寺院,因高僧义净西行印度求法归来后在寺里主持翻译佛经,成为佛教译经史上“长安三大译场”之一。大雄老师告诉我们,小雁塔塔身原为方形十五层密檐式砖塔,在历代二十几次地震中,塔顶部的十四、十五两级被毁,现存的小雁塔为十三层,这跟它高超的建筑技术有关,例如它是椭圆形地基,形如不倒翁。“方形的地基我们都见过,但椭圆形地基还真的是少见,当时的建筑师们为了这座佛塔千年不倒,真是用了很多心力呀。”
下午,我们欣赏了小雁塔里的皮影和木偶戏,陕北当地唱腔加上师傅精湛的皮影技法,看得我们意犹未尽。皮影结束后,我们去了西安博物院,博物院里收藏了西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13万件,其中拥有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多件,并有相当一部分文物出土于周、秦、汉、唐等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朝代。在这里,我们还听到了周天子开party一次最多能令多少人跳舞的故事,你知道吗?
1.我眼中的小雁塔2.皮影情第四站:大明宫,我们来啦……大明宫,是唐朝最著名的宫殿,始建于贞观八年(年),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其父李渊所建的夏宫,本命永安宫,工程未完,李渊去世,遂改名为大明宫。大明宫很大,大雄老师告诉我们它有4.5个故宫那么大。大明宫以“前朝后寝”为布局,中轴线从南端丹凤门起,延至太液池。文武百官朝拜的地方在含元殿,“五品以上的官员才需要经常上朝哦,每次上朝,皇上估计四五点就得起来,实在辛苦……所以皇上‘上班’的频率,就得看他多勤劳啦……”
大明宫里还有地下博物馆、“小大明宫”微缩景观、考古探索中心。下午,我们在考古探索中心进行了文物挖掘、拓印、泥塑制作等体验,“考古学家们真的很厉害……”
1.大明宫剪影2.大唐穿越记第五站:兵马俑VS唐三彩第五站,我们终于来到秦始皇陵兵马俑,看到心心念念的兵马俑。尽管天气炎热,大雄老师的讲解我们还是没有错过,“秦兵为何比其他国家的士兵勇猛”,“秦始皇为何能够统一六国”,通过栩栩如生的兵马俑,我们似乎已经找到线索。秦始皇是个很有抱负的皇帝,对死后的生活也很看重呀。正因如此,他才让工匠在自己的陵墓里面制造了上万兵俑,排列成真实的兵阵,“视死如生”,威武无比。
下午,我们来到了唐三彩烧制技艺传习基地。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我们跟着老师傅学习唐三彩的知识,亲手体验制作唐三彩的素胚,还给仕女唐三彩上釉。
1.威武的兵马俑2.神奇的唐三彩3.我的兵马俑第六站:绿我农场大雄老师:为什么我们去农场呀?
雅钧同学:农业是国之本,意味着粮食,有粮食养活人。
大雄老师:说得很棒,在古代,打仗除了要士兵勇猛,后勤更重要,养活一支军队是很费粮食的,运粮路上消耗的粮食就经常比送到前线的还多,所以粮食要高产,士兵才能吃饱饭,才有力气打战……
我们来到离郑国渠不远的一个活力农场,这里的农作物均靠绿肥种植,没有施任何一种化肥,“只有健康的土壤,才有阳光的植物,才会有优质的食物,最终也才有活力的人类”,这是活力农场大黑老师的种植理念。大黑老师还告诉我们“叶子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制造新东西的物质”,喝着农场里的大麦茶、吃着新鲜的水果,听老师讲关中地区的农业,亲眼看到饱满的小麦、壮阔的郑国渠,跟着当地农夫去摘玉米,坐拖拉机,午餐时还吃到了地道的凉皮、煎饼,还以附近的大地原点(中国地理坐标基准点,相当于中国的中心)为灵感,制作了天使之眼手作……农耕生活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体验。
第七站:特别的结营礼
最后一站,上午,我们兵分两队,一队去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探寻壁画的秘密;另外一队踏上钟楼,俯瞰城市的美景后,向洒金桥进发,寻找西安的美食……
下午,在蔡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难忘的结营礼,对西安更加留恋了,对小伙伴更加依赖了,就连旅社里的猫咪,也更加恋恋不舍……
结营礼后,大家登上了南城门,一起看着夕阳落下,感受西安的夜色和味道,西安是如此的温柔可爱……
1.陕博钟楼探秘2.城墙上的我们3.西安,我们不说再见我感觉好像才过了半天而已
怎么就要说再见了
不要紧我们下次再会
南京、北京、台湾······
继续我们的一城一绘
西安番外篇:火车上的我们
1.可爱的队旗2.我眼中的西安西安,我们不说再见▲▲▲仟里仟寻
体验式教育倡导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