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头条云田镇安家咀村实用人才带领群众

治白癜风呼和浩特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70102/5188934.html

定西新闻网讯年8月17日,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金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一次分红大会在云田镇安家咀村村委会召开。57名安家咀村农民都成了蔬菜种植精英,通过土地入股合作的形式,打破了这种传统,摇身一变,变成了股东,死土地变成了活钱、入股股金分到了红利,感受到了国家改革政策带来的好处。

图为年8月17日,陇西县金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一次股东分红大会在云田镇安家咀村村委会召开

安家咀村是一个贫困村,大多数农民是贫困户,“找出路”是历届村“两委”班子最大的任务。村党总支书记王金龙当选后,带领村“两委”班子为发展“找出路”,大力培育蔬菜种植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培育富民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如今:“一箱箱蔬菜从园区运往四海八方,贫困户摘帽”的喜人景象在村里随处可见。

一、背景

云田镇安家咀村位于陇西县北部,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户人。有党员49名,其中女党员8名。耕地面积亩,人均3.5亩。现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名。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年实现稳定退出47户人,贫困面下降到8.4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多年来,村上一直大力发展马铃薯、玉米、小麦等传统产业,同时也有帮扶单位和个人送钱送物,但是光靠救济,农民自身没有造血能力,始终无法拔掉穷根”。安家咀村党总支书记王金龙感慨的说。要实现致富小康之路,必须“突出地域特色,发挥生态优势,培植主导产业、培育乡土精英”为目标,依托陇西县渭北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结合镇情实际,积极探索“政银企农”合作发展的产业扶贫模式,创新提出了“企业带动发展型、合作社带动发展型和参股合作经营发展型”三种带动贫困户致富发展的新路子。

二、做法

能人带动组建合作社,贫困户土地入股按股分红

安家咀村是一个贫困村,人均耕地只有3.5亩,但全村地势平整、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找出路”是历届村“两委”班子最大的任务。0年,王金龙当选安家咀村“两委”班子成员,也开始思考这一问题。当时,正值引洮一期工程建设接近尾声,为抓住这一工程带来的发展机遇,他和村“两委”班子多次带领党员代表、致富能人到周边市县学习考察,为安家咀村发展“找出路”。

经过学习考察和多方论证,王金龙根据村情实际,提议安家咀村利用引洮工程带来的机遇以及当地存在的劳动力和区位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培育富民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这一提议,在村“两委”班子获得高票通过,但在执行时群众却信心不强,只是冷眼旁观,仍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

为了打开工作局面,王金龙决定自己带头贷款建棚“探出路”。1年10月,在镇党委的积极协调和支持下,王金龙申请到产业贴息贷款80万元,率先在万崖渠社流转土地20亩,建起了10座日光节能温室,而且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有了他的带头,有人开始尝试。对此,王金龙提议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把党组织建在发展第一线,建立“支部+党员致富能手+农户”的结对联动模式,以土地流转和入股的方式,扶持村内11户党员户带头建棚,对群众进行示范引导,将大门培育成蔬菜种植专家。

图为王金龙在蔬菜大棚内为农户做技术指导

2年初,为了使全村蔬菜种植形成规模效应,他组织当地户农户(其中贫困户28户),以土地流转和入股的方式,共获得土地亩,组建成立陇西县金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万元,建成日光温室78座,塑料大棚座。帮扶带动云田镇贫困户18户,集中使用精准扶贫专项贷款90万元。每户贫困户承租2座日光温室,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和生产销售等服务。每座日光温室年产蔬菜2.5万斤,年产值3万元,扣除承包费用及水、电等其他费用,贫困户每座大棚收益至少1万元。在此基础上,给土地入股的农户每亩保底分红元,户均分红元。贫困户户均年收益可达到2.2万元。

2年,安家咀村蔬菜种植渐成规模,王金龙“闯出路”的经验也日渐丰富,他提出,安家咀村人致富不能仅靠种地,实现持续增收还必须得“扩出路”。成功引进甘肃裕新科技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和甘肃祥瑞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探索“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贫困户就地就业,有效带动了贫困户增收,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农户充分自愿参股企业,创新参股合作经营发展模式

张菲菲是云田镇安家咀村农民,长期以来,全家5口人靠作务庄稼和两口子在外打工维持生活,遇到干旱的年份,庄稼基本就没有收成。去年,她把家里的土地以每亩每年元的价格流转给了甘肃祥瑞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此,“薄田”不仅变成了“活钱”,自己也被吸纳到公司打工,凭着踏实肯干能吃苦的精神,她当上了装袋班的班长。

如今,已经有80多名像张菲菲这样的农民,长期到基地务工,有了稳定的收入。

甘肃祥瑞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香菇工厂化栽培示范园总占地亩,吸收了户贫困户利用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入股万元,企业投资1.5亿元建成香菇工厂化生产车间1座,保鲜库16座、菌棒培养棚37座,年生产菌棒能力达万棒,带动9个乡镇户贫困户,其中云田镇帮扶带动户贫困户,集中使用精准扶贫专项贷款.5万。预计年产值近亿元,贫困户户均可获得收益1万元以上。作为带动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公司采用“公司+园区+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统一进行菌包制作、灭菌、接种、培养,然后将发满菌丝的合格菌棒投放到全县每一个出菇基地。

图为安家咀村贫困户被培育成农村实用人才进行菌棒生产

质量要保证,技术是前提。甘肃祥瑞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定期派技术人员对各基地的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并以每斤5元的保护价保证基地所出香菇的产值,进行回收,统一进行加工、包装和销售,有效降低了农民的风险。

“7年,公司主要把销售环节要下大力度抓,准备建一个香菇加工车间,把香菇加工成多元化的产品,可以把香菇烘干加工成小包装,再加工成香菇粉,再一种加工成香菇酱,成为附加值比较高的一些东西,又能储存、又能销售,来抵抗市场疲软或者是市场菇多,卖不出去的风险,稳定贫困户收入。

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实力,实行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型模式

“一个村有三家企业,老百姓一年四季有活干,加上土地流转费,脱贫致富不再难了!”

“60多岁的老汉也有钱挣,这多亏村里把企业建在了家门口!”该村万崖渠社村民闫志明说,“以前种玉米一亩收入不到元,现在土地流转每亩收入元,还能在棚里打工,过节还发清油、大米,年底还有奖金,我老汉一月也能挣多元。现在村里很多农民就像干部一样上班了!”

2年成功引进甘肃裕新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马铃薯种薯扩繁的龙头企业。近年来,企业通过申请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等多种渠道,投资0万元,流转土地亩,在园区建设节能温室50座,网棚座,种苗组培中心0㎡,冷藏库㎡,年可生产原原种万粒。带动17个乡镇的1.3万户贫困户种植和扩繁马铃薯良种,其中云田镇帮扶带动户贫困户,集中使用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万元。

第一年,按照“投一还三”(投1粒原原种还3两原种)的运作方式,向每户贫困户投放原原种粒,种植面积0.5亩,年底产原种斤、给企业还种斤,剩余斤;第二年,每户农户剩余斤的原种繁育5亩1级种,每亩可产斤,共计0斤,公司按照每斤1.2元的价格全部进行收购,亩收益元,户均收益2.4万元。

“扶贫东风激活了安家咀村的一池春水”。安家咀村成为全县马铃薯原原种扩繁配售、中药材育苗及种子繁育、菌菜生产及交易的又一中心。”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周边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如今,村里的农民就变成农业产业工人啦!”“村党总支书记王金龙自豪地说。

实践证明,产业扶贫是最关键最重要的扶贫措施。既能稳脱贫,又能不返贫;既能带动脱贫户致富奔小康,又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图为王金龙正在满怀喜悦的清点装箱销售蔬菜

三、启示

“面朝黄土背朝天,十年九旱闹饥荒”是黄土高原农民的真实写照。如今,通过安家咀村“两委”班子的实践探索,目前这里已基本形成了“小村庄,大产业”“一个产业链,脱贫一千万”的脱贫致富格局。昔日的“穷窝窝”变成“金钵钵”。

其一,选择产业必须“精准”,尊重自然规律。特色产业是精准扶贫助推器,黄土高原地区具有产业生产必备的经纬度、海拔、年光照时间、昼夜温差及深厚的黄土层等七项自然条件,是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通过探索推行“能人+农户”结对帮扶和“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的捆绑生产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引进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渠道,给当地农民带来源源不断地收入。真正实现“培养一位能人,带动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目标。

其二,做大产业必须依靠科技,提高农民技能。每个优势产业都有一批龙头企业(科技型龙头企业)作支撑,每个优势产业都有一批专业技术协会在运作,每个优势产业都集聚一批优秀专家和技术人员为之服务,每个优势产业都有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吸收、转化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要坚持坚持励志扶智送技并举,以县农牧系统为依托,集聚县内外优势产业科技技术人才,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

其三,巩固产业必须久久为功,延长产业链条。农业生产周期长,不能“一个将军一道令”,一定要扭住一个产业不动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实现规模、品牌、市场和扶贫致富的综合效益。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提高财政扶贫能力,积极开发支农金融产品,充分发挥扶贫小额信贷、农产品自然灾害保险、特色产业发展担保基金重要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互联网+合作社”的营销模式,合作社连接千农万户,鼠标一点,订单顺“网”而来,销售到国内外。

《掌上陇西》征稿启事:

树高千尺而落叶归根,故乡之思让人情怀陇西,家乡永远都是游子的至诚抒怀。很多很多来自家乡这片故土亲密而苛刻的亲切感,让我们用文字记录来自于家乡那些至美瞬间。

稿件要求:歌颂陇西家乡主题,诗歌、散文、小说、摄影、视频等题材不限,原创首发!

主要栏目:家乡、独家新闻、民俗文化欣赏、娱乐爆笑、情感等

稿件收录:《掌上陇西》《今日头条》《陇西2台》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fensana.com/sssz/63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