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贵族学校打工的那几天

我在贵族学校打工的那几天

文/Alina

[封面故事]

国际学校所在的那个区是一个新的开发区,比较荒。学校旁边是农田,附近 的银泰看起来也不怎么热闹。但我们还是选择去那里逛街,作为有一天筋疲力尽教完课以后的“奖励式休闲”。

在银泰里,有一家萧条倒闭搬走了的服装店。一起同去的K老师高兴地说:“这好艺术啊。”悬挂衣服的衣架没有了衣服,却还是从天花板上垂下来,像一种对抗消费主义景观的大型装置。

艺术生活,生活艺术。

因为不能使用学校的照片,这么多天只拍了这一张能用的照片,就调了一下把它作为封面图了。

[序言]

思来想去,还是取了这个十分标题党的题目,因为它实在是太符合上一周我的魔幻现实经历了。看见老板在朋友圈发的招聘信息以后,缺钱的我迅速修改了一份和教学经历有关的新简历投了出去,天真地觉得自己可以白天工作晚上上网课写作业,去赚一笔外快、体验一下贵族学校的生活、观察一下现在加速内卷社会中的孩子与家长。

报名的时候十分天真地觉得按照UNNC的传统,第三周是没什么事情只用上上课就好了。未曾料想UCD六门课的课业量,一周一考的要求和开学第三周就直线进入论文季的情况让我本不轻松的打工生活雪上加霜。

这次所有资料都在这个

叫做“恰饭不易”的文件夹里....

最开始的时候以为是教高中生,没想到是三到八年级不等的小初中生。多数学生来自号称当地 的、实际知乎上全是吐槽的学费昂贵的国际学校。这是一个英语辩论和演讲的训练营,我的主要职责是给孩子们讲解和翻译他们有可能听不懂的全英文教学、给辩论当裁判和讲一些和复习相关的内容。多数学生来参加这个workshop(训练营)是被父母逼着来的,有的孩子英文十分破碎,实际上并不能很好适应辩论高强度的输出或者演讲所要求的口语自信。

因为疫情防控要求,我们必须住在校园内而非校外酒店,我在这个偏远的国际学校校区待了五天。朋友戏称我是“去地主家打短工”,我说我是去“观察上流社会”的——这和以往的我不太一样。以往的人生经历中,我更多地是去观察困苦,而非富足。在这之前,来自富裕的直接冲击是在深圳的街头漫步时,朋友转述的他在音乐厅打工的时候遇到的事情。最近自诩为“多维人类社会观察员”,于是这段经历无疑增加了更多不同寻常的体悟和思考。

不可避免的是,每个人都带有着自己的主观偏见和观察视角,由于最近很喜欢思考内卷和加速社会的问题,以及不平等问题,所以下文会重点记录一些偏这些角度的内容。

01

加速内卷时代下焦虑的家长:

在我们的workshop正式开始前一天晚上,老板就着重给我们讲了一定要多拍孩子在讲话的照片和视频,因为他们的家长很想看,而且会不停在群里问:

“我的孩子怎么样了我的孩子怎么样了我的孩子有没有开口说话我的孩子表现怎么样我的孩子进步了没有....”。

最直观的感受是有的孩子走得比较慢,但他尽力在向前,更像龟兔赛跑之中的乌龟,而家长却希望我们这个五天的训练营的 天孩子就能嗖的一下迅速变强。同时也有家长实际上看不上我们的教学,觉得自己家孩子天下 。实际上有的孩子被虎妈逼得很紧,小小年纪就活得很丧,水平也没有很强。质疑我们老师教学水平的家长们或许是和孩子讲了些什么,演讲营中,七八岁的孩子指着世界 大学在读英语口语无比正宗又流利的老师说:

“你凭什么教我?”

02

加速内卷时代下的孩子们:

演讲班有个孩子,七年级在读,很优秀,很受我们老师们的喜欢。他有点内向,在别的孩子们吵得教室震天响、上课磨粉笔玩、玩树枝、玩电子词典....的时候,他没怎么参与,反而用一次次优秀的演讲惊艳了我们。一开始我注意到他是因为他的桌面上摆着一本新东方高考英语词汇,下面垫着一张七年级科学作业的卷子。

辩论班(五六年级到初三的年纪)训练的时候有一道题目,是Thishousewouldbancoachingcolleges(是否取消课外补习机构),当时并未对平均年龄13岁左右的孩子们抱有能够说出“内卷是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是一种无用的内向型增长”这样的观点,但是竟然几乎没有人提到学校竞争激烈、社会对于好分数的要求这一点和本次辩论主题的关联。更多的是反方(觉得不需要取消课外补习机构的那方)一直在强调孩子是有个人自主选择权的、去不去是孩子可以决定的,而没有人提到家长之间对“别人家的孩子”的竞争焦虑这一点。更令我震惊的是,在辩论完成以后我给他们反馈和分析他们的表现的时候,我说“学校里应试中考到更高的分数,而不是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真的好吗?”的时候,三四个孩子起来一起杠我,说:“老师,分数越高,难道不是应该越开心吗?”

我一时语塞,突然顿住。

班里有个很聪明的孩子,跳级跳了两级,所以虽然年龄小但是也在我们班上,但是词汇量确实跟不上七八年级的孩子们,于是虽然逻辑真的很强,但是经常输在语言上。大家七嘴八舌的讲考 会不会开心、经常考 的人突然考了第差了压力会不会很大很崩溃的时候,他在旁边拉住我,对我说:

“老师,我觉得不要考到 ,考到中间偏上就好了,这样摔下来不痛,也能不停觉得自己还有可以上升的空间。”

在过去的义务教育生活中,我是一个背负着“做什么都要做到 ”的压力,却并没有这种实力的人,只愿意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小聪明混混日子维持在一个半死不活的位置的人,因而成为了一个不停在压力中翻滚的人。而上大学后,好像突然被施了魔法一样开始热爱读书,从 次论文拿了 开始不停莫名其妙拿到了相对不错的成绩,而这种成绩带来的反噬则是巨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老师家长的义务教育阶段成绩和排名的压力并没有特别影响我这个吃喝玩乐上课写写言情小说睡睡觉的班级成绩倒数的废物的心态的情况下,到了大学却背负了数十倍的心理压力,在父母不断强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好”的情况下却会因为期末考试的来临而焦虑不已。

在不断思考内卷和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之后,在二月里的某一天,我被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安慰道了。

后来的正式辩论中,我们需要在判定团体的输赢以外,还要根据每一位辩手的个人表现,给出一个个人分数,但是这个分数不能在每场单场辩论结束后就马上被公布出来,而是要在宣布进入决赛的队伍之前才能公布。有好几个孩子非常焦虑,在比赛结束后不停问我分数,在我说“分数没那么重要”之后,有一个女生对我说“老师我们很功利的,你快告诉我们分数嘛!”,在遭到我根据规则拒绝后,又不停通过一些细节问题试图套我的话。

我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03

成为一个关心世界和社会的人

我们的辩论走的是议会制辩论的模式,简单理解上都是政府方和反对党的交锋。在讲分析辩题的方法的时候讲到了功利主义和社会责任,我本没有对这群平均年龄13岁的孩子有多高的期待,结果发现他们其实知道并或多或少能够理解弱势群体有女性、少数族裔、穷人,知道美国一月六号的国会山事件,知道为什么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很重要而 损人损己。

有一场辩论中,有的孩子在发言中提到“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虽然他说成了按劳分配),有的孩子在反思学校的制度时提到了学校治理中的许多问题,痛斥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有一天我走在走廊上的时候,旁边几个孩子经过,他们在聊官僚主义的话题。

一个孩子说:“我们一定要拒绝官僚主义。”

我的公寓书桌前

也有一张拒绝官僚主义的

历史海报——来自上学期做欧洲史

coursework的时候的发现

取队名的时候,有一队给自己取名叫做PEB,他们对我说,这个名字的含义是PartyElectionBroadcasting。我实为震撼。

后来那一课中,老板讲课的 说:

“你们要多看新闻,多感受和反思这个世界,这个社会。”

在来之前,其他人对这个学校的评价是一个用钱换分数,里面的孩子普遍吊儿郎当不思学业的地方。前几天的教学中,有些男生的行为确实不是很规范,骂很恶毒的脏话,用各种方式玩手机打游戏。

但他们其实在慢慢思考。他们可能思考的很慢,平时沉迷抖音美女和网络游戏,看起来像是被优越的家庭条件宠坏了的男孩,但他们确实好像也在去思考这些事情。

04

有钱人的世界

在上面所讲的那一课之前,其实我的印象还停留在“这是一群不知道自己生活有多好的有钱孩子”,和朋友开玩笑说我在“给资本家的儿女们教课”。

天,我还在平均年龄年龄偏小(9岁左右)的演讲班的时候,我们几个老师们点了瑞幸的咖啡。外卖拿到班里的时候刚好是课间,有个孩子走过来问我们:

“老师,你们为什么不喝贵一点的咖啡啊?”

……

同样是那天下午,我把孩子送出校门。有一个挺小的孩子父母还没来接他,我问了一句要不要用我的手机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问问,孩子抬头对我说:

“我不是我爸妈来接我,是我们家司机来接我。”

观察到有几个小女孩非常喜欢强调自己在澳大利亚出生、成长的经历。我在一旁默默地听,不知道在思考着些什么。

后来去辩论班之后,在讲运用功利主义的哲学原理如何做出取舍的时候,有一个蛋糕和冰激凌的例子,大概是过生日,买五个更贵的冰激凌,还是买一个便宜的蛋糕分着吃的时候,有个男孩很耿直的来了一句:“那就都买嘛!又不是买不起!”

但这个男孩子其实在之后的辩论中展现出了他意识到不平等问题的一面,那一句玩笑一样的“都买嘛”好像是一种课堂杠精的表现,又或许是一种无意识的流露。

05

Alina老师社死现场:

演讲班的某一天,老师在讲课,我前去教室另一边看几个孩子的情况,结果他们告诉我他们已经写完了刚才要求写的东西了,把我轰回去了。另一位助教S老师正在给听不懂的三年级孩子讲解,我坐在一边,看着他们。

突然,S老师辅导的那个孩子指着我说:“这个老师好轻松噢,她什么都不用干坐着就行了。”

那一课,我完全社会性死亡,死在了这个三到七年级孩子的教室里。还好当时隔壁辩论班需要我去当裁判了,于是我火速撤离我的社死之地。

06

性别意识

性别话题是本次教学过程中重点观察的内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fensana.com/sssz/69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