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汇入行十多年,是时候大胆地做些颠

杭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8656.html

嘉宾

Tonny/DCMGroupGlobal戴盛集团

采访

Zooey

时间

-9-8

DCMGroupGlobalLtd.戴盛集团,作为一家成立于年,全球性的在线金融衍生品交易商,十余年来不断推进着产品与技术的创新。DCM所提供的保证金交易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全球的投资者,通过参与DCM的投资都可以同样获得最优惠的银行差价交易,相当于大型基金和机构的交易价格。

此外,DCM获得英国(FCA)监管牌照,FCA监管号:。

今天,汇商君有幸邀请到了DCMGroupGlobal亚太区董事总经理Tonny,十余年的外汇交易商与STP之路,风雨兼程,对于这个充斥着“躁动不安”又“憧憬无限”的外汇行业,Tonny又有很多很深感触愿与大家分享。

以下,enjoy:

Q1:

一方面,国内金融监管趋严、P2P风险的集中性释放、楼市调控不断加码、股市行情萎靡不振……一系列的因素催生着大众对于更广泛的投资渠道的诉求。

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层面逐步开放银行间市场的外汇保证业务、开放在岸衍生品市场、国有资本向外汇行业渗透的步伐加剧、机构和资管的入才纷纷转型外汇。

可以说是时代的契机,使得外汇一跃成为资本市场中国投资者的新宠。近两年来,外汇经纪商、从业人员、市场规模、投资者数量,都在不经意间强势崛起。

DCM戴盛资本,作为一家有八九年历史的老牌券商,经历过瑞郎黑天鹅,英国脱欧这些大的事件,对新的经纪商有什么要说的,如何才能保持经久不衰?

A:

我想说下就现在的市场环境来说,不止在中国,全球的金融监管都在往趋严的方向发展,大家也看到英国在降杠杆、塞浦路斯也在降杠杆,取消赠金。某种程度来说,这是市场往合规良性方向发展的一个好的信号。

外汇这个市场或许对国内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新兴的投资领域,但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个进入中国有十几年之久的成熟市场,有一批成熟的管理者、从业人员以及投资者,但是不可否认这个市场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很多人太追求急功近利,选择的手段、开发市场的手段都采用过于激进的方式,到最后来说,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这个大市场和大家对这个行业的印象。

所以,如何要保持经久不衰的竞争力,首先经纪商在追求前端销售同时也要重视后台的风控,重视后台技术的提升。客户的投资理念在不断成熟,如果你的技术能力不成长,那么就意味着无法持续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你会被客户所击败。

其次,要在金融市场寻找一个符合金融规律的前端开发手段,也可以说是市场的噱头。但也不要为了噱头而噱头,还是要走在金融的规则范围内。那些过于激进的促销和赠金,对于一些有经验的人来说,一看就是一个自杀的行为。

因此才说,我认为这个市场还是需要有经验的、重视风控、重视行业培训的人才参与进来,而不是来打一票就走的人。

而且,做了那么久的STP,我们积累了很多其他同行不具有的经验和感悟,因为对接流动性,不仅仅像做市商一样,只要有一个报价就可以,你需要考虑到真实市场的情况,因为这是一个撮合寻找交易对手、寻找市场流动性深度、流动性的银行去接你单子的一个过程。

过往的瑞郎事件也好,或者一些大波动行情,相对来说,对我们还没有太大影响,因为毕竟中国投资者做瑞郎的比例也不是太多,受伤害的往往是那些欧洲的经纪商。

说起STP,我们DCM在去年有段时间交易量相对来说比较大,从侧面也能反映出这个市场并非像大家所说的6万亿那么大,因为在一瞬间这个市场所承接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今年DCM又增加接入4家STP的流动性机构来补充交易深度的问题,目前来说,我们已经接了5-6家流动性供应商,分别是LMAX、DivisaFX、CFH、ISPrime、BNP(流动性由浅入深),其中法巴银行BNP,是做PrimeBroker的,我们把流动性供应商进行分层,低级流动性、中级流动性和深度流动性三个层次。

一些平常的单子来说,我们所常见的那些知名的流动性,如LMAX、CFH、Divisa就可以对接了,但是当达到资管级的量时,要有几百手、上千手的单子进入市场,那么传统的流动性机构就无法直接承受这样量级的订单,这时需要有更深的实力更强的流动性银行来接这些单,但是即便这样,我们也看到这个市场没有一个流动性能在瞬间在同一价位接下上千手以上的单子,这是不可能的。

DCM今年的市场目标专注于两端客户,一端是体量较大的机构客户(资管机构),另一端专注于新兴客户市场与跨行业客户市场,资管客户会有上百万上千万的资金做交易,一套交易策略或者信号不可能在一家流动性中去执行,而且同一套策略在一个流动性去交易,他们一定会遇到很大的风险。

因为市场是有对手的,如何把优秀的交易策略和信号隐藏在每天数千亿笔订单中,我们的方式是主动帮助他们拆分到不同的流动性提供商中,让他们的订单通过拆解起到模糊市场的作用。

此外,我们不做报价整合,因为这样来说,报价会有偏差,某一家流动性好的话可能订单就会往一家流动性走,我们会把账户分成不同的账户组,对接不同的流动性,同一套策略可以在不同的流动性机构中拆分执行做。

Q2:

随着一大批新晋券商的涌入,不少外汇券商过多地重视市场宣传,而轻视服务质量;重视前端销售的激励,而轻视后台部门的企业管理;重视外在包装,而轻视内在风控体系的构建。

以一位十多年外汇从业者的视角,您能否向我们剖析一下,目前行业真实现状究竟如何?

投资者经常会抱怨交易平台良莠不齐,一不小心就入了黑平台的坑,交易软件体验不好,又缺少相关的投资服务等等问题,DCM是如何通过提高服务的质量来营造一个透明、可信、顺畅的交易环境?

A:

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定位,销售获取市场的方法,我们不能轻易地去评论是好还是不好。在中国,的确,豪华的包装、和庞大的场面可以吸引有很多投资者,客户会相信你很有实力,像那些损害外汇行业的外汇资金盘场面做的特别大。

但是对我们来说,只要能做好风控就OK了,最怕的就是前期投入了很多资金去包装,但是没有强劲的技术实力支撑,最终就会造成很大的倒挂,所谓倒挂就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尤其是现在市场上很多展会,来的都不是终端客户,都是代理,甚至一些大代理来和你谈筹码。

所以,今年我们想走互联网的道路,不想走太同质化的线下获客路径,我也做过一些调研,的确在行业中,有一些优秀的企业专注互联网的思维,PC端的互联网也造就了一些交易商,比如嘉盛、福汇等。

在中国市场,我们DCMGroupGlobal戴盛集团目标更专注于移动端,移动端的用户群体远远超出海外,移动支付的方式也远远超出了常规的信用卡支付,所以走移动端,我们觉得是未来的趋势。

回到之前的问题,很多公司重视外在包装而轻视内在的风控体系,这的确来说,造成了很多行业的纠纷。我们在获客和留存方面达到了相对的平衡,我们留存的客户也比较多,不仅是因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对接、和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维系的很稳固,也是因为我们给予客户的交易环境还是比较透明公正的,也比较中肯。

此外,我们也参照调研了盈透的成功模式,第一,盈透创造了一个非常开放的交易环境,开发了一套自有的系统方便专业投资者的接入,其次就是低手续费,足够大的市场的容量去接近拿到交易所最低的成本。大部分投资者还是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fensana.com/sstx/64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