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胜观点是药三分毒,如何看待中草药的

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

老百姓普遍认为中草药是天然的,安全可靠,所以使用起来无所顾忌。实际上,是药三分毒。

中药之毒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中药的偏性。

凡药必有偏性,有偏性才可能称其为药。每种药物都具有各自的偏性,或散或收,或升或降,或寒或热,或补或泻,或润或燥等。药物之所以能治疗疾病,就在于它具有某种或某些特定的,有别于其它药物的偏性。中药正是利用偏性来治病的,偏性大者即是毒性。

中医用药的前提是炮制和配伍,配伍的原则是,针对病证,选择药物,讲究君、臣、佐、使,使药物互相配合准确治疗疾病而同时消除单味药的某些偏性对人造成的损害。

临床医生如果能正确运用偏性,配伍得当,便能祛除病邪,调节脏腑功能,纠正阴阳之盛衰,调整气血紊乱,最终达到愈疾病,强身健体之目的。

二是,不当用药。

如果医生在运用中药的过程中,不能深入了解中药的药性及很好的掌握炮制和配伍,可能会使开出的方药不但未能很好的治疗疾病,反而给病人带来损害。从而,使中药的偏性伤害到病人,产生毒副作用。

这属人为之“毒”。

三是,中药自身的“天然毒素”。

从现代生物化学的角度来看,虽然中药大部分是天然药物,但有效成分比较复杂,如生物碱、皂苷、鞣质,挥发油等,从而对人体器官引起不同程度伤害。

其实,植物性食物也都或多或少含有某些天然毒素。譬如,木薯、苹果籽、苦杏仁中含有氰苷;各类土豆里面含有茄碱;各类谷物、豆类里面含有肌醇六磷酸等。但饮食的制作方法可以保证食物是基本安全的。

何谓中药之毒

关于毒性问题,有中医说:动物自有选择的本能,所有所谓大毒的草药都会遭到虫蛀,如果动物实验可靠的话,这些草药怎能认定为有毒呢?何况很多草药本身就是动物的食物。体积如幼虫况且不能被乌头之类的草药毒死,何况区区五尺人乎?

萃取有效成分反致毒

植物本身是大自然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一个平衡的生命体。如果提取所谓的有效成分,就缺少了内在的平衡与相互制约,失去了中药的自然之性,其偏性变成极偏,毒性也就更烈、更难以控制。同理,对于营养也是,所以膳道一直倡导完整的食物完整的营养,才是真正的细胞所需。

中医在辨证施治的理论指导下,往往用复方居多。当多种药物形成一定的组合时,其整体则由于药物与药物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而产生了新的复杂意义,所用药物和具体病人之间也因此产生了独特的对应关系。此时,量身定做的毒药组合,就变成了治病救人的良方。

总结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又避免毒副作用的产生,应用中药讲究“中病即止”,在《素问》中有这样的记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因此,中医用药讲究变,因人、因时、因地而变,“随证加减,效必更方。”没有一种中药可以万人通用,可以常年用来当饭吃。

中医的哲学以恢复人体的自愈能力为目的,食疗为首选,药食同源的为次,尽量避免使用毒性大,副作用明显的药物,迫不得已使用时,也要求中病即止,而且中医有一套复杂完整的炮制、配伍理论,来消除制约抵消药物的副作用。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荣获2017年度“安全管理优秀奖”
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fensana.com/ssyy/17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