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欣赏
重回我的五亩三分地
文/叶林
今晨,当我读李想的诗《今夜醉在思乡的梦里》,第一句“夏夜的风吹过我的窗前,我莫名的怀念故乡那一望无际的麦田”,就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想起了多年前我家南岸子的那片五亩三分地。
当幼小的我提着姥姥熬的清汤、烙好的锅盔和拌了芝麻的浆水菜,送至田间地头时,母亲和父亲还在烈日下割着麦子;月亮出来了,皎洁的月光洒了一地,我又来到田间地头,问母亲“不能明天再割吗?”母亲说,麦子黄到了,再不抓紧,一响腰,麦粒就落到地里。望着这一地的麦子,幼时的我没有多少丰收的喜悦,更多的是愁:这么一大片麦子,什么时候才能割完回家呀!
麦子割完了,可还要一捆一捆的搬上架子车,穿过杂草丛生的小路,拉回村中的麦场。遇到好天气,一捆捆栽直暴晒在太阳下,若遇到天变,还得一捆一捆垒起来,用塑料布盖上。完全割完,晒干后,挑一好天气,摊在场上,用拖拉机碾砸,挑去麦草,留下麦糠和麦粒,傍晚时分借着自然风分出麦糠和麦粒。颗粒晒干后入库。那是只知道埋头干活,未想过太多。如今想想那过程,真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当思物力维艰”。这可能也是老一辈和我们这一辈舍不得浪费,看见浪费就心疼的原因吧。如今的孩子未曾经历那样的艰苦,哪里体会得到其中的艰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念叨千遍终没经历过来得深刻。
记忆里,母亲年轻时口腔里总是反复溃疡。后来,有一年秋,雨水特旺,母亲在玉米地里套种了豆角,那一年,我家的豆角儿用竹篮提,那一年,母亲的嘴破天荒的没有烂过。在那个年代,我的记忆里似乎只有五分钱的冰棍,奶奶挂在半空竹篮里的火轱辘柿子,还有一次父母赶集回家用买回的一堆有破损的西红柿烧成的西红柿汤,还有那年冬天不小心被冻死的那只老母鸡熬成的鸡汤,除此之外就是生产队地里种的豌豆,可惜我胆小,每每也只能望洋兴叹了。当年物质贫乏,让我们这一代人,很少有挑食的,做熟了能吃,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在母亲身边生活了40多年,从未远游过。近在咫尺,虽也有一两周不去探望的时候,但心里知道母亲就在身边,且一切安好,心是宁静的。昨日听妹妹说,母亲去了韦曲两三天,不由不安起来:很少出门的母亲会不会上下电梯时眩晕,会不会在接雨珣时迷了方向,会不会舍不得买瓜果蔬菜,会不会在讨价还价时会遭人嫌弃,会不会使用天然气或者忘记关掉......直至打过电话,知道一切安好,心才恢复了平静。毕竟人生有些事无法代替,有些事放不下还得放下,那就索性放下。
做父母的总是不愿打扰儿女,能做的事尽量自己去做,很多事做儿女的也是事后才知。若有一天,父母唤你,莫迟疑,那一定是万不得已了;若父母某事考虑不周全,还请往好处想,莫做讨债人;如果父母年迈了,没有经济来源了,不要等他们向你伸手。时不我待,来生未必会相见,那就把今生做好。
今夜,让我重回我那五亩三分地,重拾旧日记忆。
作者(主播)简介叶林,女,汉族,网名:春风化雨,年生人,热爱生活,喜欢诵读、写作。现为《山听风吟》文学主播,作品散见于《山听风吟》《南城文化》等。
山听风吟“朋友您好,感恩在《山听风吟》遇见!
花红为谁人?时光不负春;
山听风吟处,草木皆诗心。
让我们诗意同行......”
管理团队
上善若水
华山论剑?
商山天竺王晓平
寂寞沙洲冷
山风
Andy?
春风化雨
一切随缘
注:图片、音乐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