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这33村人偷着乐光分红不投钱还有2

古桥镇史庄村,去年种下的红叶石楠开出了花朵,一旁的杏树已经结出了青涩的果实。

说起长葛有名的果树,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古桥镇师庄村的杏树。经过近20年、两代人的耕耘,“师庄金杏节”成为了长葛叫得响的农产品盛会!

刘李村内的大街上,果树和各式绿化树木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从今年开始,古桥镇33个村都要种上果树。再过几年,除了师庄,各村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金杏节”!

推广“师庄模式”:棵果树全部“送”给农民,收益属于集体

5月的阳光下,梨树苗浇过了水,正在排队沐浴阳光。一条几百米的乡村大街上,两旁错落有致地种满了各类果树。再过几年,这些果树都将结上沉甸甸的果子。

“我们今年在全村种了大概多棵梨树和杏树,这些果树由镇里统一购买调配,目前已经栽种完毕。将来这些果树的日常打理就近由各户村民负责,果实长出来后,由镇里指导村里建立果树合作社统一包装出售,产生的收益一部分作为村里集体经济的来源,另一部分直接作为分红分给全村居民。”史庄村党支部书记古建宝介绍。

师庄村内,成排的杏树已经成了师庄的名片。

这种建立村级果树合作社,统筹推进“果树进村”工作的方法被称为“师庄模式”。今年,古桥镇将“师庄模式”向全镇范围推广,在每个行政村都成立了果树合作社,共栽植各类果树余株。

据师庄村党支部书记马记征介绍,从年起,师庄村开始进行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农户在房前屋后、荒片荒宅栽种各类果树。经过两届村“两委”近20年的努力,“师庄金杏”不光沉淀成了师庄村的名片,也成了古桥镇的知名农产品品牌。

村民正在修剪自家门前的杏树。

“在实际工作中,推进‘果树进村’项目存在两个关键难题。首先就是缺人,村‘两委’最多不过七八号人,全村动辄上千父老乡亲,这么多果树只靠基层村干部去做显然不现实。另外,果树种下去后如何进行后续管理养护,产出的果子怎么卖出去产生收益……这些只靠基层干部很难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古桥镇农业中心主任魏银学说。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古桥镇在全镇33个行政村组织建立了果树合作社,借鉴“师庄模式”。

彭花路曹刘段,绿化成果已经显现。

“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在于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用实际分红鼓励大家参与到合作社的运营中。让‘果树进村’这项绿化工作切切实实地为老百姓带来利益。另外,我们古桥镇第一产业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利用这些创新的管理方法也能为‘三变改革’之后的集体经济注入活力,为村民带来更多收益。”古桥镇党委书记刘永成说。

“分包”农林防护网:亩农田防护林全部“分包”给村民,收益全部归村民所有

作为我市农业重镇,防风防沙、保湿调流的农田防护林网一直是古桥镇绿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长社路上,这样的微景观随处可见。

“经过前几年的努力建设,目前全镇的农田防护林网已初具规模,已栽种完成0多亩。今年农田防护林的栽种任务大概亩,眼前农田防护林方面的重点工作已经转移到了后期养护上。”魏银学说。

往年古桥镇的农田防护林主要靠镇政府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统一养护。从今年开始,古桥镇开始尝试在专业人员养护的基础上,将这些新栽种的树苗“分包”给农户个人进行养护,树木长成后的收益归村集体和分包农户所有。

“这些树苗都是栽种在农田旁边的,农户在农田干活儿时候随手浇水除草都很方便。遇到林业病虫害时候,镇政府再出面安排统一的防治手段。这些树苗将来长成的收益也全归村民所有。这样大家都有积极性参与到日常养护中,能进一步提高农田防护林网的养护水平。”魏银学说。今年古桥镇新栽种的亩农田防护林网已经全部按照这种方式“分包”给了周边村落的农户。

今年春季,古桥镇共完成包含农田林网、彭花路廊道绿化、美丽乡村绿化、森林哺育在内的绿化工程共亩。

“未来我们将在绿化工作中探索出更多新的工作模式,使绿化工作在改善农村生态的同时,为广大父老乡亲带来更多收益!”刘永成说。

(张帅)

推荐阅读

上午,市委书记尹俊营发话:抓紧启动八一路西延工程!快报!许昌9个县(市、区),长葛第一!实拍!长葛“最贵”的一间房:每天近20人分两班24小时紧张值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fensana.com/ssyy/45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