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镇概况
在中国东南沿海的黄金海岸线上,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城镇----柳市镇。柳市镇位于烟波浩渺、鱼龙潜跃的乐清湾之滨,是座历史悠久的城镇,古时龙首桥畔(今虎啸桥)有一大柳树,民众聚集树下进行农、副产品交易,年长月久遂形成固定集市,并不断繁荣,得名柳市镇。改革开放后出现了许许多多新事物,低压工业电器的集聚化生产、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
柳市镇属滨海冲积平原地带,是虹柳平原组成部分,兼属半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平均地高海拔4.85米。镇域可划分为三个地带:北、西北、东北部山区,是中雁荡山侵蚀山地、丘陵,也是北雁荡山脉向西南延伸的一个分支。东北部有犁头山为柳市镇第二高峰,北部有宝台山。南、西南部是滨海冲积平原。境内有史称“东南第一山”的中雁荡山,为当地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发展。
这个奇迹般崛起的“中国电器之都”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地区,北距杭州公里,南距福州公里。全镇总面积49.8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6万亩,户籍人口12万,外来人口20万。柳市镇是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浙江省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工业卫星镇和星火科技示范镇,并拥有“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断路器生产基地”、“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中国低压电器出口基地”、“中国百强名镇”、“中国小康建设十佳镇”、“全国文明村镇”等多张国字号金名片。
二、特色之处1.电器产业
柳市镇是“温州模式”最早的发源地,以其雄厚的电器生产、研发能力,成为“中国电器之都”,拥有着多家企业,85%以上的企业都生产着工业电器,其中年产值在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超过家,研发的产品已经成为长江三峡、载人航天、北京奥运、嫦娥工程等几十个国家重点工程的配套产品。在柳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下,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亿元,财政总收入7.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8年,综合实力列全国千强乡镇第12位,列浙江强镇第3位,始终稳居温州市第一强镇位置。
柳市镇的电器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以下几点:
(1)“民外合璧”和国际化迈出新步伐。正泰和世界强企业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合作,德力西与施耐德正式签订合作协议等合作,使柳市镇走向世界而飞速发展。
(2)规模企业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年,全镇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有7家企业集团跻身中国民营企业强行列,4家企业集团跨入中国企业强行列,实现工业总产值.6亿元,财政总收入27.8亿元。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先进制造业基地品牌建设卓有成效,7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和省级新产品36个,产品体是逐步向高压配套、智能型、环保型等领域拓展。
(4)自主创新步伐不断加快。7年,新增专利技术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9个,国家星火计划项目5个,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9个,省级、温州市高新技术企业13家。6家企业被评为全国综合百强企业,18家企业被评为浙江省科技型企业。
(5)品牌建设再上新台阶。“质量立镇、名牌兴业”战略成效显著,正泰、德力西、天正商标荣获中国工业电器行业仅有的三个“中国驰名商标”。4年柳市镇还相继获得了“中国断路器产业基地”、“中国防爆电器产业基地”两张金名片。7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2个,国家免检产品8个,浙江省名牌产品6个,温州市名牌产品23个,被省工商局命名为“浙江省品牌强镇”。
(6)“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不断加大电镀业整治巩固力度,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同时因着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品牌的良好发展,使得柳市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农业产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全镇村级资产总计达6.5亿元,流动资产达2.5亿元,上园、长虹等村集体资产均超亿元,先后被评为“中国十佳小康村”。现柳市镇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8个、现代农业观光园2个;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社1家、家庭农场11家,新增温州市级示范性农民合作社2家;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村20个,新增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亩,流转率达91%。为柳市镇的农业产业增光添彩!
3.文明乡村
促进城乡一体,柳市走向文明。在不断推进城市化建设的同时,也不忘文明乡镇的建设。镇政府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做到镇村联动、村企联动、干群联动,形成了领导重视、群众踊跃参与、社会各方齐抓共管镇村单位联动的创建格局。目前,已创建省级文明单位3个,温州市级文明单位主13个,乐清市级文明单位45个。先后荣获“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体育先进乡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体育特色镇”、“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4.旅游产业
以“寰中绝胜”著称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雁荡山南麓就在其中,中雁荡山是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乐清市白石街道,距乐清市中心9公里,距温州市区3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内有分玉甑、三湖、东漈、西漈、凤凰山、杨八洞、刘公谷等七大景区。其中有白石湖、龙山湖、钟前湖合称“三湖”,高峡平湖,峰峦倒影,而为中雁荡的特殊景观,为广大游客称奇。
三、可借鉴之处
1.以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为起点,实行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股份合作制为特点、商品市场为依托的经济格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新路子;
2.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品牌创建和质量工作进一步提升;
3.以“一核两带两城一镇”为导向,实施“工业强镇工程”、“三产培育工程”、“规模农业工程”,全面打造“柳市经济升级版”;
4.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在建设的道路上,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
5.以城镇文明文化建设为基础,不断推进在旅游业的发展。
柳市镇以农村环境全面提升和农民住房全面改造为基础,以“三分三改”和农村新社区规范化建设为契机,以精品村、重点村培育建设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为重点,加大村庄整治力度,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彰显山水人文特色,形成“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的美丽乡村格局,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城镇旅游的发展,成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
THEEND
作者
郭亮黎金星
编辑
杨乐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地道设计』所有
转载请在后台联系乐乐取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