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接受,也是一种给予

一次聊天,朋友说起一件事。她在外地工作的外甥放假回来了,外甥是她看着长大的,聪明懂事刻苦勤奋,大学毕业被学校看中留校任教,她一直很喜欢这个孩子,孩子也和她很亲。几个月不见,看到外甥好像又长高了一些似的,她很高兴地和孩子拥抱,并拿出一些钱给孩子零用。她是想让孩子手头宽裕一些,毕竟这么大的小伙子了,也会有不少用钱的地方。

外甥看见姨妈也非常高兴,却不要姨妈递过来的钱。姨妈执意要给,孩子态度也很坚决,说自己已经开始挣工资,不能再用姨妈的钱了。

最终,孩子没有接受她的馈赠。

她心里颇有一些说不出的失落,难以形容的郁闷,觉得自己对孩子的的心意没有实现,好几天都开心不起来。

我看着好友有些沮丧的神情,突然醒悟一个道理:有时候,愉快的接受,也是一种给予,也是一种成人之美。

人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秉性情趣各异。

有的人,心地柔软善良,特别慷慨大方,看不得别人困苦,自己一个铜板不舍得随便花,却舍得给别人十个金币,自己家无隔夜粮,但有一个馒头也想拿出去多半个给人;有的人,性情比较坚硬,或者有些淡漠,毋论贫富,信守“只扫自己门前雪,何管他人瓦上霜”,关起门来朝天过。

有的人,即使贫寒即使拮据,亦不食嗟来之食,极力避免给别人包括自己的亲友增加任何些微麻烦;有的人,自己不想付出太多的辛劳,又想过得舒服,善于利用一切机会,从别人首先是自己的亲友那里尽可能的索取。

之所以不同,可以说与经济基础相关,但又不是主要的因素,还是与各自人性有关,与每个人成长的道路轨迹所处环境分不开。生性如此,不关是非,无可非议。

然而,凡事都有三分三解。

话说谁都难免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一分钱或许难倒英雄汉,互帮互助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因素,乐于助人终是一种特别珍贵特别值得颂扬的美德,人类社会不可或缺。

话说坚持自食其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无疑是每一个有志向有操守的人应该具有的品格,可是有的时候,愉悦的接受来自亲友力所可及的热情馈赠,也是一种助人为乐的行为:使亲友的善心、善意、善举得以落到实处,让他(她)因此获得一份难得的喜悦。如果拒绝,有时会无意中伤害到别人,因此也是不合时宜的。

由此,拜你我所赐,大家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生活更开心,日子更美好。大善!

赞赏

人赞赏









































刘云涛
北京中科白癜风双节惠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fensana.com/ssyy/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