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驳整死中医的几种主要观点中药毒性大

中医存废之争一直是网络上一个争论的热点。随着西医在中国的传入,废止中医的意见和政策反复出现,中医多次面临被取缔的危险,现在在网上搜索中医存废,排在前面的基本都是对中医持彻底否定态度的文章。中医历史上的存废之争中废止中医的主要观点,现在已经变换成各种名词和观点,继续在网络上流行,这已经对中医的形象造成巨大的损害,为了拨乱反正,我们特将几种观点的荒谬之处一一剖析,从而让大家见识真正的中医!

观点三:中药毒副作用大,致死人多,必须取缔。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根本不懂中医学中的“毒”到底是什么意思?却在这里用“毒”的西药定义来对中医之“毒”指手画脚。当然,这也是中国科学长期西化的一种必然结果,人们已经把中医“毒”的本义给弄丢了,只留下了西医所定义的“毒”的概念,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中药的发展,影响了大众对中药的认识,如果不加以重视,势必会继续会传统中药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这里给大家一次讲清楚。

毒是相对良来说的,一般来说,对身体有好处的就是良,对身体有坏处的就是毒。大家看看中医的病因是什么?是不平衡引起的整体管理失控,也就是说,在中医学里,身体的不平衡就是毒,平衡就是良。对中药来说,能够导致身体不平衡的就是毒药,能够恢复身体不平衡的就是良药。这就是中医学中“毒”的真正意思。

中药治病靠什么,当然是靠它的温热寒凉的偏性,没有偏性就称不上中药,中医治病正是靠中药之偏性来恢复人体之偏性,即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泄之,表实发之,里实下之。恢复了整体的平衡,整体的管理就恢复了,病变细胞就会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

不过,人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人体的不平衡也是无处不在的,有些地方偏离平衡的程度较大,有些地方偏离平衡的程度较小,中医治病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人体之偏都调整过来,而是抓其中主要矛盾,即找出偏离平衡最大的组织,选用强度对应的中药把它调理过来。我们知道,虽然中药有归经性,但它也会有一些达到全身各处,它可以恢复此处的不平衡,却同时也会造成其它地方的不平衡,因此,中药对整个人体来说,是良毒不一的,恢复了某些地方的不平衡,它就是良药,而加强了其它地方的不平衡,它就是毒药。中医治病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才把所有中药都称为毒药,其治病方法也不过是以局部小的不平衡来换取整体大的平衡,即利大于弊而已,根本不存在对人体完全有利的药物。

有些中医玩笑之间说出了一些很有道理的话,“馒头没毒,但吃多了照样得病”。是的,蛋白质、脂肪、糖没有毒,但吃多了也会得当今的“富贵病”,如三高。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不管是什么食物,它都有一定的偏性,根本不存在绝对中性的食物,只不过它与药物相比,它的偏性较小而已,一般的中药有五六分药性,而食物只有两三分药性,如果长期食用,就会累积和药物一样的作用。如果它加剧了人体的偏性,人体当然就会生病,它显然对人体就是毒药,反过来,如果它恢复了人体的平衡,疾病就会向好,它显然对人体来说就是良药。

当今不少的人认为中药大多数源出于天然的动植物和纯中药制剂,比化学药品的药性平和而安全,总认为不会发生药物毒副作用。其实不然,食物还能够让人得糖尿病这类慢性病,何况是药物呢?中医常说,“有是证吃是药”,任何药物都会引起诸多的不平衡,只是看它能否恢复大的不平衡而已。如果能的话,对身体就有利,如果没有的话,对人体就有毒,如果加剧了原有的不平衡的话,那就是毒上加毒。如药物使用的不对症、滥用药物、过量用药、用药时间过长、炮制或配伍问题、中西药物的不当合用等也都会造成不良反应。

事实上,看看中药的发展史就知道了,中药一开始就被称作“毒药”,如《周礼·天官》记载:“医师掌医之政,聚毒药以供医事。”《类经·卷十四》指出:“凡可避邪安正者,皆可称之为毒药。”如果中药没有偏性,或者说没有毒性,它就不是中药了,唯一不同的是毒性的大小而已。一般而言,偏性较大的药物就有大毒,但它也是治疗那些偏离平衡态过大的人的一种良药,而偏性较小的药物只有小毒,它是用来调理那些偏离平衡态较小的人的一种良药,这就是所谓的“大毒治大病,小毒治小病,无毒不治病”的内在原理。

西方人一直炒作中药的毒性,比如,含有重金属离子的药物,认为它完全不能吃。确实,在中医学里,它们有大毒,不过,也正是这种大毒,才能够治大病,如用砒霜治疗白血病。原理很简单,中药是通过疏堵微循环(经络)来治病的,对于细胞的功能亢进就用堵法,即堵塞亢进细胞的营养通道,没有了营养,当然它就会停止亢进;对于细胞的功能低下就用通法,即疏通细胞的营养通道,使它获得更多的营养,其功能自然增强。为什么砒霜有时会成为治病的良药,原因就在于重金属离子带电性强,它可以吸引大量水分子在它周围有序排列,形成一个较稳定的大水包,从而堵塞经络,从而达到控制细胞的功能亢进。

和西药比较一下就知道了,西药是标准的以毒攻毒,以直接杀死病变细胞为目标,而中药采取的是饥饿疗法,堵塞它的营养通道,大家一定要知道,在这里的细胞只是有点饿,水分子在这里还是可以自由通过的,因此,细胞并不会有致命的损伤,以后恢复起来要容易得多。而西药则是彻底破坏这些组织,它们将永远不会再生,使人成为残疾。

明白了中药的药理,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不知道身体的不平衡在何处?不平衡程度有多强?是不可能对症下药,从而药到病除的。说中药的毒副作用,是因为不懂得辩证,瞎用药造成的,而不是因为它的毒性,相反,它的毒性恰恰是它治病的根本。

现代人说中医的毒性,是用西医观点来说的,因为西药只着眼于局部,以为局部杀死病变细胞就是良药了!其实象西药这种化学小分子的药物,它可以到达全身各处,虽然它可以杀死局部的病变细胞,但到了其它地方,也会大量杀伤或致残正常细胞。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它们比中药更毒。

可怜的现代人,根本不懂万物皆毒的观点,为了治疗局部的一些病患,天天吃一些危害整体管理的药物,没有被局部的病患整倒,却让整体的抗病能力大减,从而造成更大疾病的产生。如很多糖尿病患者需要天天注射胰岛素。胰岛素虽然是生物制剂,但它副作用有多种,包括低血糖、体重增加、水肿、眼屈光变化、注射部位硬结和脂肪萎缩等,其中以低血糖最为常见,也最重要。低血糖时病人可有头晕、出汗、心慌、手抖、饥饿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

让我们来看看西药毒性的问题有多大吧!美国医疗安全协会Moore博士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FDA收集到的药物不良事件,从年的件增加至年的件,致死性药物不良事件则从件增至件。其中,镇痛药和免疫调节剂导致的药物不良事件占了报告总数的绝大部分。例如,羟考酮(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镇痛药)被报道有例死亡事件,在15种易致死的药物中被列为首位;解热镇痛药罗非昔布(治疗关节炎药物,COX-2抑制剂)则因导致例死亡事件而排在第14位。

批评中药毒性的人,对西药的毒性视为不见,而对中医因为缺乏辩证而造成的毒性却选择性。不是出于无知,就一定是甘愿做西方灭亡中医的走狗。要避免中药的毒性,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找出人体不平衡的关键之处,进而选出偏性适当的中药来平衡它,更重要的是中病即止。因为它是以局部小的不平衡来换取整体大的平衡,利大于弊而已。中医治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总是以小的不平衡来换取大的平衡,随着身体不平衡程度的变化,应该不断变换药物,直到达到整体的相对平衡而已。不懂得这些,胡乱用药,出现了毒副作用,却要怪罪于中医,真的是让我们无言以对!

中药的毒性认识让西医相形见绌!

赵伟民

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fensana.com/ssfb/17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