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记忆定海历史沿革与货币文化

定海古名翁山,亦称瀛洲、昌国,位于长江口与杭州湾交汇处。南宋《宝庆昌国县志》载:“夏商时期,定海属越国东南境,周朝时属越国句东,春秋名为甬东。西周时徐国偃王曾经在临城(今老碶洞岙城隍头)筑城郭”。“此遗迹称“徐城”,后人在鼓吹峰下建造偃王庙”(清康熙《定海县志,山川》)。定海在秦时隶属会稽,南北朝时隶属于东扬州会稽郡鄮县,隋属句章县。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朝廷在河始置翁山县,迄今多年。定海历史上屡遭兵燹,两度废县,三次徏民,直至清康熙二十七年()建立定海县沿袭至今。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设翁山县后,社会得到发展。唐“开元通宝”钱告别了以秦“半两”、汉“五铢”传统货币,开创了货币新纪元,进入绵绵千余年而不变的通宝铸币体制,中国货币的标准形象一直流通到清末。在翁山建县的三十三年中,人口不断增长,货币充足,市场繁荣,米价一石不到二百钱(每枚称为一个钱)。定海在唐时得到发展情况,从定海各地出土的“开元通宝”钱可为佐证。开元通宝钱其数量和品种之多是历年所出土的钱币无法相比。记载定海出土唐开元钱最早的是上海申报在年8月25日的报道:“定海县毛山村村民胡松生在墓葬中挖掘出两枚“开元通宝”钱和两枚五铢钱以及鸡头壶,三足鼎和一些盛酒的器物。”从白泉、皋泄、长白、马岙、岑港、朱家尖、六横和城北水库等地出土的开元钱,就可以看到翁山建县后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唐时的定海先民以海涂捕捞为主转向驾船出海捕鱼进行货币交换。唐时定海已经形成为全国九大海盐产区之一。据《定海厅志·建置》载:“唐代宗大历六年(公元),海寇袁兆反,翁山、鄮县久不克,是年废翁山,寻复之”。翁山在建县三十三年后被撤销,百姓遭徏迁,翁山县归鄮县治理。这是定海历史上第一次废县。

五代时,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史称“五代十国”。这时的定海属鄮县。后梁天祐六年(),鄮县改为鄞县,定海隶鄞县管辖。从定海出土的古钱币中,这一时期的货币迄今发现极少。在翁山废县三百年后,北宋熙宁六年()神宗皇帝下诏复县,名“昌国”。据元大德《昌国州图志》载:“北宋熙宁六年四月,部使者以蓬莱、安期、富都三乡居大海中,其会不时,置尉主斗讼盗贼之事。”七月皇帝准在旧翁山县地(今盐仓河)重建县治,定名“昌国”县。朝廷设昌国县意在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熙宁六年八月,县令张懿文另选址在定海镇鳌山旁建县治,扩建城池。熙宁八年十月(),又在县治东面建立学宫。

昌国复县时,正值曾任鄞县令的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先,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变法所需既广,经费大增,铸钱量特别大,钱币版别近百种。于是朝廷为防钱币泛滥,在各地广设钱监。据《梦溪笔谈》记载:“熙宁六年以后,在道、州设监铸钱36处,每年铸铜、铁钱六百余万贯。”同时朝廷下令广收民间铜器铸钱,私铸铜器者要处罚。《宋史·食货志》载:“五月甲午,遂悉敛民间铜器以铸钱,又诏铸铜器者徙三年。”这时的昌国又刚建县,百姓只得听从县令将家中铜器上交用作铸钱。宋神宗又是一位很讲迷信的皇帝,认为铸钱越多,帝位越长。因之,熙宁钱遍地皆是,流布甚广。宋代钱币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而且流通多地方性,面额又大,钱名称又多。除了寻常的铜、铁钱外,还有一种对子钱独具魅力。熙宁钱大都用青铜铸造,铜色暗红,钱体面,背有内、外廊,齐整挺拔。年定海长白乡前岸村村民罗考先在自家门口挖土时发现窖藏北宋与南宋钱币颇多。昌国县所需铜钱由鄞县铸造分发。

元朝统治定海,元之初仍按宋时旧制管理。到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二月(),朝廷谓海道险要将昌国县升为昌国州设治州长官达鲁花赤(地方行政长官),内设县尹、县丞、主薄、廷尉、典史等职位。在县以下建村社、里甲。元代统治昌国州前后七十多年时间。但元朝统治者在昌国州时的货币形式不断调换。先是流通纸币、废止铜币。不久又下令使用铜钱。元代共10个皇帝,仅世祖、武宗、顺帝铸铜钱。其他时期,流通时禁使用铜钱。元至元二十四年(),朝廷令禁止在交易中使用金银铜钱,纸币是唯一的货币,纸币面额细分到五文、三文、二文。可是到元武宗至大三年()朝廷铸“八思巴文”大元通宝,铜钱作流通货币,纸币停用,昌国百姓深受其害。当时昌国州米价每升60文,领一份月历还买不到一升米。元代贪官污吏向昌国百姓索要钱财名目繁多,如下级向上级参拜要“拜见钱”;逢年过节要“追节钱”;生辰庆贺要“生日钱”;迎来送往要“人情钱”;开个小店要“拜帖钱”等等。到元朝末年统治者向昌国百姓征收水产税和盐税时,迫令船户到官盐局买盐腌制鱼货。又根据渔船大小再增加税收。所交税款以实物抵钞。一贯纸钱只能买一斤盐,比元初涨了80倍,纸币价值一落千丈。虽然元代创造了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纸币,但货币泛滥失控,物价混乱,通货膨胀加速了元朝覆灭。

明代初,昌国州仍沿用元代旧制,当时钱、钞、银并行,成了明初货币形态的一个突出特征。这种币值结构必然引起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变化。明洪武二年()昌国州改为昌国县属明州府(今宁波)管辖。不久朝廷颁令禁用元代货币,推出了第一种年号钱“洪武通宝”。该钱青铜铸造、铜质精良、铜色泛红、钱文楷书,直读。明洪武九年(),朝廷改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浙江布政使司,因明州“明”字与国号相同改明州府为宁波府,隶属浙江布政使司,昌国县归宁波府管辖。当时朝廷铸行“洪武通宝”新钱,数量之大超前朝。据民国《定海县志》载“曾致洪武钱数十万输往日本。”可见当时的洪武钱之多。洪武通宝钱分为五类五等近60种。

昌国百姓过上安稳日子没多久,明洪武十九年(),汤和经略海上,因“秀、兰、岱、剑、金塘五山争利,内相仇杀,外连倭寇,岁为边患”(清光绪《定海万厅》大事志)。其实汤和与昌国县有成见。洪武元年()时,汤和征闽胜利返师,部属抵昌国,不料被兰秀山的叶希戴、王子贤袭击损兵失将。汤和第二次来昌国正好发生五山争利之事,于是奏朝廷。朝廷按汤和所奏下令准留本岛居民户,人外(紫微王国祚向朱元璋申述后才保留),其余居住在四十六个岛屿上的百姓全被驱迁于象山县天门山的昌国卫(由原来昌国守御千户所改升卫),昌国县被改置昌国乡。这是定海历史上第二次废县。海禁长达三百多年之久,迁民带给定海先民无法想象的苦难。

明末清初南明鲁王到定海建行宫设朝廷,人口开始增多。鲁王朱以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九子朱松的九世孙,崇祯十七年嗣鲁王位。清顺治六年(),清军大举南下越过钱塘江占据绍兴等地,鲁王在定西侯张名振、兵部尚书张煌言、副将阮进等人拥护下退居定海。鲁王依靠定海总兵王之仁的兵力建立反清复明海上基地。鲁王在定海监国两年时间里,曾铸“大明通宝”钱,大明通宝钱有红铜和黄铜两种。南明鲁王监国时铸的大明通宝,钱背穿上为“招”字的小平钱现存世仅一枚,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清康熙二十七年(),重设定海县,这是定海历史上第三次重新建县。知县周圣化在原明代遗留的旧城修建城池,史称“海禁重开”。在货币上大量推行“康熙通宝”钱。康熙钱黄铜铸色佳精美,钱文“康熙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字体端正,笔锋明显,笔画古朴有力,字口深峻。在清代钱币中“康熙通宝”钱存量最多,铸期长。定海展复初期,据清光绪《定海厅志·山川·盐课》记载:“近如大榭、六横,与内陆虽只一水之隔,但都‘朝垦夕归,人尽浮居’,输粮认课、类多不前”。朝廷为鼓励百姓来海岛开垦,实行免、减税收等优惠政策。据记载到清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帝第六次南行时,舟山建县二十年,富都、蓬莱、安期、金塘诸岛展复,百姓安居乐业。当时的粮价、豆类每石分别为五钱四分、五钱二分五厘,上等白米每石分别为九钱五分、八钱三分三厘,白面每升则为九文。以上记价中特意标明“银每两换钱‘一千文’铜钱”。一石米价能稳定保持在银一两,铜钱一千文内,说康熙一朝是难得的太平盛世并不为过。舟山老百姓有句顺口溜:“家有康熙钱,吃用不愁其”。

清道光二十年()7月,定海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英军一登陆定海城,就对城内的店铺、钱庄、大户人家大肆抢掠,不少商家、店铺倒闭。年10月又再犯定海。在定海设军政府,划为贸易港,又以定海为其重要港口基地。一些军官把在英的妻子、女儿也带来定海居住。英军把搜刮来的大量银两、铜钱以及湖丝、茶叶、绸缎、土特产(包括其他地方抢夺的财物)等运回国内。占领者对定海使用的货币进行强制统治,以外国银洋为主要流通货币,中国银两、铜钱作辅币。当时在定海市面上流通的外国货币有西班牙卡洛斯(CAROLUS)四世银元“双柱”、“佛头”(俗称本洋),再是荷兰的“马剑”银元,美国的“蓬头”银元,墨西哥的“鹰洋”银元。定海老百姓不识洋文,就以图案称呼外国银元名称。清道光二十六年()四月,英军退出定海。

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满清帝制官僚,建立了共和。年11月8日定海光复,改旧定海厅为民国定海县,属会稽道。年2月,南京新成立的国民政府发行了一千万枚新的银币即“开国纪念币”。纪念币为孙中山半身侧面头像,面值壹元。当该纪念币到定海发行时,老百姓踊跃兑换,按旧铜钱—枚比例兑换一枚孙中山头像“开国纪念币”。辛亥革命后,定海的渔、盐业商品经济和内外运销业务扩大。外地输入的日用工业品和副食品骤增,定海商业开始兴盛。可是好景不长,军阀连年混战殃及定海百姓。民国16年(),国民政府改省、道、县制为省、县两级制,定海县属浙江省。民国24年(),定海县属浙江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区(区署在鄞县)。民国37年(),定海县属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区(区署在余姚)。

民国38年()四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5月3日杭州解放,5月23日国民党政府及其所属人员从宁波退逃到定海。5月25日宁波解放。当时只有几万人口的定海县城,一下子突增十几万人(军队),定海在金融、市场、日常生活等方面都受到冲击,局面相当混乱。年6月,国民党政府财政部令在定海的浙江省银行发行纸币银元券。国民党浙江省银行以当时所携黄金余两,银元百万余枚为准备金,于当年7月4日在定海发行了一组纸币银元兑换券。(按年国民党政府币制改革规定,浙江省银行为地方银行无货币发行权)这组银元券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在定海发行,这也是定海历史上的唯一的一次纸币发行。年5月12日晚,国民党舟山防卫司令部属第一机动兵团52军警卫营同浙江省银行人员将准备金黄金余两和25万余枚银元秘密用船从克难乡(今定海干)运往台湾基隆港。纸币银元券从年7月4日发行到年5月13日终止,流通仅仅10个月零19天。

年5月17日,舟山群岛解放。5月23日,浙江军区舟山群岛军事管制委员会公告(金字第一号)废除银元券,使用人民币。

来源:定海新闻网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四川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fensana.com/ssfb/5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