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其中厦门市以慢性病分级诊疗改革为突破口,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初步建立起“三师共管”这一具有厦门特色的分级诊疗体系,获得全国“政府创新奖”,成为全国推广的范本。
大医院“一号难求”,医院却是门可罗雀,这种“冷热不均”的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但在厦门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在厦门的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来检查、看病、拿药的市民并不少,这是因为许多慢性病、常见病的患者在医院同样的治疗服务,而且就在家门口,既方便又快捷。
今年62岁的耿志华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常常头昏眼花,医院看病辗转折腾需要一个上午时间,耗时又费力。随着厦门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她试着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医院纳入了“糖友网”和“高友网”两个慢性疾病跟踪服务系统,医院的专科医生、医院的全科医生和健康管理师三名医师共同跟踪治疗她的病情。
湖里区南山社区居民耿志华:
等于说医院就建在家门口
我随时随地就过来了
也不用排队了
到了以后有我的家庭医生给我看病
因为他们对我都非常了解
对这块我是非常满意
慢性病患者因为需要长期检查和服药,医院门诊的“常客”;但由于不是急性重症,实际上许多慢性病患者平时只需要到具备条件的医院检查就医即可。因此,厦门市从糖尿病和高血压两种慢性病入手,让大医院和医院对接合作,定期组织专科医生到医院坐诊,帮带基层医生,还构建了由专科医生、全科医生和健康管理师“三师共管”工作考核体系和信息化服务平台。由医院跟踪服务患者日常的常规检查和药物供应,一旦发现患者病情有大的变化,医院就会联系专科医生及时诊断,病情控制医院检查还要更加到位,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市民前往医院就医
厦门市石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林登科
医院建立一体化管理
通过精细化管理
运用信息化手段
我们的全科医生专科医生也好
健康管理师也好
只要通过寻访
我们在这个监管平台上都能实时体现
而且能实时跟踪病人的管理情况
实时管理病人的病情
在此基础上,厦门市已逐步将分级诊疗“三师共管”服务的慢性病种类扩大到十几种,推出了服务面更广的医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三师共管”团队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连续性健康管理服务。每年元的家庭医生签约费用,医保承担70元,财政公共卫生经费承担30元,这样,市民仅需缴纳20元,就可以在“三师共管”的帮助下,获得个人健康精细化、人性化的跟踪服务、预约专家级医生等优惠。
厦门市石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林登科
我们的签约医生我们的护士
医院门
与老百姓建立朋友式亲情般的服务
要有政策还要有好的服务
才能改变老百姓的就医习惯
让他们更愿意相信基层相信社区
到我们社区来看病
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行,厦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量在过去几年均实现了成倍增长。目前全市共完成家庭医生签约约49万人。去年,签约家庭医生的厦门居民在社区的就诊率达到60.77%,大医院总门诊量随之同比下降了3.13%,普通门诊下降6.02%。
厦门市湖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杜清碎:
我们从年的时候
一年门诊量才14万多人次
到去年年
已经达到28万多人次了
增长了将近一倍
我想这也就是分级诊疗这个制度实施
还有老百姓认可跟支持跟这个有关
厦门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姚冠华:
今年我们将继续做实做好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分级诊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