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片纸都有一段尘封的历史
只为纪念曾经的拥有,我收藏了
那片纸!
——题记
这是我在乡镇工作时收到的一封《辞职信》
那年那月,我还在原钟家铺乡政府工作,任党委副书记,分管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建设这一块。
“信”很有特色。也可以说是乡村工作历史的一个见证。我便把它“封尘”下来了。
今天,不经意吹掉了几粒尘,露出了那一段模糊的曾经。
那年那月,正是“年关”难过,上面任务催紧,下面矛盾集中,乡村两级工作“过劲”的时候。某日,朱家峪村主任朱子雄“风尘仆仆”来到政府机关,交给我这封《辞职信》。
通过做工作,职是没有辞掉,但信我收下并“藏”了!
今日展读,昔日乡村同僚,身影沥沥,还真“见证”了那段微历史。
原钟家铺乡地处桃源西北部,是和原杜坪合并而成。这个乡“山不成脉,水不成系,山多耕地少,地广资源稀”,这是我对这个地方的总结。当地有一首民谣,就是说的这个地方的现状,“钟家铺有个水井湾,人平有田三分三,三十夜(yā)里没年饭,杀个脚猪闹翻天“。当时全乡人平储蓄余额你猜有多少?三位数,元,全县40个乡镇排在第40位。很难带领群众致富,“上不能定国,下不能安邦,焉能带众致富乎?”,即说此。
当时,我们形容乡村两级是“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中央喊减负,下面要收钱,百姓抗缴费。记得那年月,每每“油菜角儿黄”的时候,乡干部就开始宣传要搞农业税春征,农民在地里收油菜,我们就围着他们转。我们也是农村出来的,还真不好意思说出口,只好厚着脸皮说“我们也没办法”,有时乡领导督导我们下村,我们就悄悄地躲着玩去了,无法面对农民。政府税费任务难完成,“无面见乡中之父老,何言入政府之庭堂”,即说此。
基层组织建设也是一个问题。农村里年轻的有点“经路”的都外出打工了,剩在家里的多是“”部队,妇女儿童老年人。不容易选出一群“领头雁”。村级干部队伍差强人意,“不团结”“无商量”“村干部不象村干部样”“三名村干部集中在一个组”“乡下的宗族势力影响”等均存在。《信》中“将相不和”“协事无成”“兵而不兵,将而不将”“村干三位,都是一组”,即说此。
当然,那一段的“曾经”也有很多感人的。
选出来的村干部个体素质,在“”里面算是高的,你看这《信》,“骈体文”“平仄格律”“对仗”“押韵”都有。
再看村干部的责任心,辞职选在一年结束之季,而不是半路“撂挑子”,这就是农村人说的“讲起哪里,为起哪里“。牺牲家庭收入奉献乡村管理,遭妻怨薄,“家庭经济下降,受妻之恨也”。担心村级管理秩序,“长存下去村乱无收,成何体也?”
曾经的那些乡村同僚,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哟?
有的人一辈子默默奉献在基层,造林、拉电、修路,现年老偏瘫,风烛残年,热闹不再,上次看他去,“升子装米插‘跑胡’,一个人玩跑胡子度日……
有些人相信“不让老实人吃亏“的承诺,老老实实一辈子,工作在基层,退休在基层……
有些人兢兢业业在岗位,业已长眠于地下……
……
鲁迅先生说过”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照些说法,“埋头苦干的人”也算中国的脊梁的话,那我及我的那些他们也就是“中国的脊梁”了。
附:辞职报告
遵上师者:
雄以凡才,何蒙珠玉,昔蒙粉饰,受封为村长,敢不接估宏(股肱)之力,以图报效,但水平有限,无能为力。上不能定国,下不能安邦,焉能带众致富乎?思立前后,至纵情欲,招速罪辟。吏官簿笔而记录,百姓众口而传扬,无面见乡中之父老,何言入政府之庭堂。名扬诸葛,实为刘禅,其辞一也。
将相不和,互拉反腔,虽经济大权在手,确徒有虚名,上不能应急,下无能还债,有事无商,协事无成,兵而不兵,将而不将,长存下去村乱无收,成何体也?吾其战之下也。村干三位,都是一组,对外不利,其辞二也。
吾生性差也,无进无退,无弱无强,无柔无刚,生来经商,不利官行,家庭经济下降,受妻之恨也,其辞三也。
以上三因,决辞下定,望上批准为谢也。
辞职人:朱子雄
99年12月28日
草根淘然长按,识别儿童白癜风治疗方法白癜风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