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为今天下午参加“让艺术走进美好生活(第三回)”活动开幕式发言的录音所转成的文字,略有整理并加注释。各位朋友,下午好!我有点惶恐,因为中午的时候,莱斯文化的陶总、还有九华美术馆的熊馆长跟我说要发言,我便惶恐,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活动在我心目中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如果跑过来讲话,讲好了是理所应当,讲得不好,则既自己惭愧、又对不起大家。这里我就结合“让艺术走进美好生活”这个活动的名称,简单讲讲,就三点。一第一点就是谈谈这个活动本身。请大家注意我讲的是“活动”,而标签上是“展”(实际上我们通常也都称之为“展览”)。那么这样的一个展览方式,从历史发展的渊源上来讲,在中国其实也就是多年的历史。老早的文人雅集是一种把玩,在寺观庙宇的公共空间是一种固定的长期的陈列,这是古代的展示方式;而今大家熟知的所谓“展览”方式,其实在中国与西方是一样的,都来源于“世界博览会”这种现代工业革命以来的、不同以往的展示方式。所以回过头来看、研究历史,其实我们便会发现如今天这样的“展览”,既是目前现实中的一种展示方式的补充,而且又有某种“正本清源”的意义。为什么这么讲呢?现在,美术馆作为一种殿堂太重要了。而且现今为止我依然认为它具有一个无可替代的意义,是吧?比如说我60岁的时候,我可能会到那边去办个展览,只是也可能出不起这么多钱而已(几百万或几十万费用);但是对一个画家的人生总结来讲,这样的展示是惯有的方式。但今天这样一个活动却是种本源的方式,至少在某种意义上使得艺术回归其本质。如从现今绘画发展而言,确实有很多种类型,但也可以简单说:就两种。我曾在一篇小文章(注1)中说:“现在很多画是一种应试化的画”,其因在其出发点,是基于“殿堂”而去画!殿堂太大了,美术馆、博物馆太大,所以要画大;而且又有很多观众,在绘画的功能上它又有一种“政治宣教”作用。无可否认它必须是这样子,所以大家都去投稿(投标)。现在“国展”上非常多的画就是这样造出来的。而我觉得这样的展览既有这样的一种特性,于是需要这样的一种画,其实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艺术还有另外一种功用,便是“愉悦情性”。这种情形就是在一个比较私密的相对小的范围里面来把玩,我觉得这是艺术的一般常态。而且,尤其以时下之现状、以绘画之发展来讲,我并不乐观!绘画基本上已是一个很小众的东西,如作为政治宣教的功能,它其实早被“声、光、电、影”的方式超越了。传统的电视、电台、报纸,加上智能互联时代的新媒体,你要宣传思想,强调主旋律,比画画强多得去了,所以全国美展搞这么多钱、国展砸这么多钱,来宣传主题性其实毫无必要。(因为从传播角度而言)其宣传效果比电视差远了,是吧?比网络也差远了!因此,现在来讲应该是“愉悦情性”这个功能比较重要,艺术还是要回归本质。简单来讲,就是说既不能否认前面那种(“政治宣教”);但是,要“上得殿堂”,还要“进得卧房”!进客厅、进书斋是太正常不过了,要进到卧房才最妙(因为唯有卧房才是最私密、最不容易装逼的地方,也可以说是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最终,艺术品能进卧房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是真正进入到了心房,达到了打动人心的目的,是吧?所以这是就这个展览本身及艺术本质来讲的。二第二点,我略微谈谈什么叫艺术?其实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是从受众角度简单归类,可以把它称之为“两极”,一类是玩艺术玩到极致就自己懂,就自己一个人孤芳自赏;另外一类就要所有人、无限多的人懂。其实我们每一个艺术家的定位,无非就在“一个人”与“无限多”之间。你要迎合无限,做的所有人懂,你不可能;你要自我孤立、完全就自己一个人能欣赏,那也太可悲了!是吧?所以每个人都有各自定位,从中也可以看出各自的追求。但是在我们的内心来讲,有一个共同点,我们还是希望无论是“高山流水”、还是“阳春白雪”,还是要多一些,而且尽可能的更多的人能懂。但就程度而言,这种追求的不同也就决定了艺术品的“创造”与“制造”之别。然而,在今天我却是看到了主办方在选择艺术品过程的用心。确切来讲,我们是看到了许多真正的艺术品,而不是批量复制的工艺品!所以这个展览是众多高品质艺术品与大众生活有机结合的完美呈现。三第三点,所谓的“生活”。其实这方面的观点我也曾在一篇文章中讲过的,这里且老调重弹。简单讲,如我先前文章(注2)中概括的一些观点。如老早人们家居陈设,墙上挂的是印刷品、挂历、风景照片等等,我称之为1.0时代。那么2.0时代是什么?就是工艺品,如十字绣、贴画等等。3.0时代就是“行画”。所谓行画就是可批量复制的,往往以技巧(劳动)堆积、工艺复杂、秀美精细为基本特征。如现实举例,所谓的朝鲜油画在我看来就这样。其它如深圳大芬村生产的油画,还有些字画市场卖的几百块钱一张的国画等等。而4.0时代则是艺术品时代,这里面其实也有太多复杂的东西,无论是艺术品的生产者还是消费,均需要有种孜孜以求的精神才能有更好的把握。至于更高层面,如8.0时代可能就很高级,像明代大画家徐渭徐文长画的“墨牡丹”与胭脂画的牡丹,你喜欢水墨的,还是喜欢胭脂?我相信大部分人包括我都是喜欢牡丹还是要用胭脂来画,但我们也都知道徐渭是了不起的!是吧?但是抛开他作品的古董之意义不谈,这种绝对高级顶尖的艺术品在他的时代、乃至当代都可能没有太多人懂的,这就涉及到艺术的更多层面,比如雅俗问题等等,时间有限,这个就不谈了。四归结到一点,现今生活中,往往有几千万的别墅、几百万的豪宅、几十万或十几万的家具,那么花个一两万块钱买点字画、买点真正的艺术品,我觉得很是应该。生活要美好,其实不单是在物质上,更多的是在一种内心。如在生活空间中因有书画作品的存在,由此而产生某种心灵的互动,这种契合其实才是一种真正的、长久的美好。这便是我的一些体会,谢谢大家!再次祝贺展览圆满成功!施建中年1月12日主办单位第六空间国际家居承办单位莱斯文化?苍润斋?灵宝斋协办单位檀?颂?禅意东方?青木堂?瀚晟堂?匠?道?U+支持单位扬子鉴藏 新浪收藏 百度百科 宏今美术馆海德拍卖 精品大美术 格冠美术馆 两汉拍卖苏风艺韵 盛得拍卖 国脉文化 第一收藏味兰斋文化 三分三尺 南京清韵阁 国艺堂开幕时间.1.12(星期日)14:30展览地点第六空间国际家居三楼中国文化馆(龙蟠中路号)
注释:
1、参见美术与应试
2、参见施建中∣房新树小画不古
延伸阅读:
施建中∣画之“好坏”、“雅俗”及如何判断
施建中支持原创莫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