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学生用英语讲科研!”
为响应国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创新人才,继在年成功举办第一届“工大杯”大学生科研英语演讲后,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和文法学部决定在年11月10至14日继续举办年第二届“工大杯”大学生科研英语演讲比赛。
赛事目的:提高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科研创新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帮助我国未来的科研工作者有效地向国际同行介绍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一、参赛要求(一)参赛选手:我校级秋季学期所有学术英语写作课班级的学生以及之前选修过该课程的本科生。(二)参赛选手需用易于理解的英语、在5分钟时间内向没有专业背景的听众(这是判断演讲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介绍一项与自己专业相关(包括专业科普类)或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三)演讲内容可以介绍本人(或本组成员)已发表或撰写中的科研论文,也可以介绍尚处于想法阶段的科研计划(但不能重复前一届获奖作品中所使用的同一科研论文)。(四)演讲的具体内容包括:
1.论文标题和研究领域;
2.研究现状;
3.研究目的(问题或假设);
4.研究方法;
5.研究结果(或预期结果);
6.结果讨论和研究意义;
7.参考文献(可放在视频的PPT上)。
(五)作品形式:5分钟的视频和-词左右的英文论文摘要
(结构按学科不同,参见摘要样本。在 秋季学期学术英语班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报名,学生将参赛视频及报名资料提交任课教师。
参加初赛的个人选手请于11月10日前完成在线报名,将参赛视频及所需资料提交到参赛邮箱contestacademic
. 参赛选手可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最多5人,报名时须写明团队演讲者的姓名。参赛选手作为演讲者只能参赛一次,但是可以作为团队成员加入另一个团队。三、赛事流程和奖励
(一)初赛和复赛均在网上进行,初赛作品递交从通知发布之日开始,11月10日结束。
(二)本竞赛属于校级D类赛,凡是获得三等奖以上的选手或团队,均获得校级D类赛规定的奖励。
(三)我们将推荐最优秀的选手或团队参加由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中国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华北电力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大学生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决赛角逐。
四、赛事规则(一)上传的视频为5分钟(视频录制时长必须在4分钟-5分钟之间。少于4分钟或长于5分钟都会影响成绩)。(二)视频为MP4格式,大小在M以内。(三)视频应在静止的位置上进行连续录制,无剪辑,无中断。视频画面可进行缩放。(四)选手需在视频中面对观众,保证95%以上的时间是在与观众交流,而不是背对观众解释PPT。(五)演讲可使用PPT作为辅助材料,但页数最多6张,PPT中不能插入动画或动态效果图。(六)演讲中不能使用其他的电子媒体素材,如声音或视频等;也不要使用道具类的辅助手段。(七)演讲语言应为口语,不包括诗歌朗诵、说唱乐、歌曲等语言形式。(八)视频上不能体现学校和学生个人信息。PPT首页体现标题。五、评分标准
(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