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脑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和河北省脑病协作组组长单位,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科室,设立专科门诊3个,河北省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室1个、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1个,3个内科病区,一个神经康复中心,一个神经介入导管室,共开放病床张,分为脑血管病专业组、眩晕病专业组、神经康复专业组、癫痫专业组、周围神经与肌肉疾病专业组、震颤麻痹专业组、睡眠障碍专业组七个专业组。
科室现有医师40人,其中主任医师10人,副主任医师11人,硕士研究生10人,博士1人,省级名中医1人,国家级师承指导老师1人。科室目前拥有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及脑电监测仪、中央神经监护系统、心脏监护起搏除颤仪、多功能神经康复治疗仪、悬吊系统,上下肢主动训练系统,SRM-Ⅳ-BPPV眩晕诊疗系统、前庭双温试验冷热水刺激仪,肌骨超声,肌电图等专科设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DSA)、64排CT、1.5T医院共用大型设备。
多年来,脑病科在继承中医药学理论和不断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努力结合现代医学,在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急性脑血管疾病、诊治各类头痛、眩晕、睡眠障碍、癫痫、帕金森病及老年痴呆、震颤麻痹、神经康复等方面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法。
技术专长:
(一)脑血管病方向
对脑卒中在按照中医固有规律研究的同时,借鉴现代医学对脑血管病的认识,对脑卒中的治疗有一整套治疗体系。
一、采用卒中单元模式,全方位、整体化对脑血管病进行综合治疗。
二、提出脑卒中偏瘫分型分期施治,针药、康复并举。在脑卒中并发症的治疗上,创立了多种特色疗法,如燮理阴阳平衡针法防治中风后足内翻下垂;阴阳分时法治疗中风后不寐;振痿起废法治疗中风后软瘫;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针刺加吞咽训练治疗吞咽障碍;
三、辨证使用中成药,活血通脉丸、活络散等系列中风药物因人施治。
四、综合采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矫形支具等,现代康复手段如神经生理学疗法、生理反馈疗法、肌骨超声引导下肉毒素注射治疗。
五、专业的针灸、按摩治疗,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六、开展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失语,咽部冷冻刺激、针灸、中药分步法治疗脑卒中假性延髓麻痹引起的吞咽困难。
(二)眩晕
在眩晕的诊断和治疗上开展和提供多项有重要价值的检查手段和有特色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特色技术:
(1)中医药辩证施治:针对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眩晕症,研究出系列中药配方,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对各种疑难性眩晕症治疗均达到满意效果。
(2)眩晕疾病鉴别诊断及耳石手法复位:采用国内最先进的SRM-Ⅳ-BPPV眩晕诊疗系统,对占眩晕1/3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达“即刻诊断、即时治疗、立竿见影”的效果,并对多种眩晕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和治疗。
(3)前庭康复治疗:针对个体的诊断及根据个体的功能状况进行治疗,在系统检查后制定眩晕康复计划,有凝视稳定性练习、视觉依赖练习、本体觉依赖练习、耳石功能练习、视跟踪练习及平衡仪训练等康复治疗。
(4)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仪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是一种无创、无痛、安全可靠的技术,可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对各种类型眩晕均有明显的疗效。
(三)颈动脉粥样硬化
在近年的研究中始终坚持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创立了一系列研究方法路线,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理论和临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上疗效显著。完成了省市级课题多项,取得一定的进展,得到了同行的肯定。
(四)帕金森病
开展多年滋阴补肾法和益气温阳法治疗帕金森病等锥体外系疾病的研究,对于锥体外系疾病伴发的植物神经症状、抑郁及认知障碍进行有效的中药干预,配合针灸等理疗,对于改善锥体外系疾病的运动障碍和精神症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来稿: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