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四届隶书展全部提名作品高清图评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160655.html

全国第四届隶书作品展共收到件投稿作品。经过评委会严格评审,共有位作者入展。其中提名作品13件。

13件评委提名作品及理由

安徽马端兵

局部

刘文华提名评语

我所提名的这件不是个性化很强的作品,较符合古法,坚持、尊崇传统。既借鉴古法,又不生搬硬套。作品技法娴熟且恰到好处,对汉隶的理解较为深刻,充分运用技法表现了汉隶精神。

北京李正良

何来胜提名评语

李正良隶书五言对联取法汉碑,有《张迁碑》《石门颂》笔意,用笔轻重有序,刚柔相济,体势放荡,线条挺劲。结构巧拙相生,纵敛有致。墨色亦有枯湿变化,故整幅作品显得既朴拙灵动又富节奏感,落款小字也具一定功夫。惟上联“与”字之两点略有习气,下联“还”字之捺笔稍欠力道,但仍不失为一幅成功之作。

北京栾金广

李守银提名评语

栾金广隶书对联,取法汉代摩崖,写得古拙朴厚,气势开张。观其隶书在字形的写法上比“延”字再严谨规范些,以及用笔的刚柔、自然的书写性上稍加感悟。大字隶书创作尤难,作为一位多次以行草书获奖的作者,今以隶书大字为之,足见其于古人处用心颇多,取法甚广。为自己写,不只为入展获奖而写。徐渭说“出于己而不由于人”,这就是艺术的本旨。

河南张永刚

张建会提名评语

张永刚(致柔)这幅作品取法汉碑,而以《张迁》为主,兼采其他,且有简帛意味,因此融合出之,显得整饬大度,而不乏生动自然之趣。其用笔简朴,体势方严。章法能于空间构成之中,将字内与字外之对比关系进行艺术强化,细微处颇见大小、松紧、疏密之匠心,而又能统一于整体之内,紧凑浑成,不滞不闷,可见视角之独特,别开生面。然仍须留意者:外化形式不可过度,要在自然天成中寻得;用笔稍显单调,要于沉雄迟涩里锤炼笔墨内韵。

江苏彭衷

张继提名评语

彭衷先生此件隶书作品,整体感觉格调古拙,笔墨苍浑。首先能明显感受到其在汉代碑刻方面投入过一些精力,并能敏锐捕捉到其中朴质敦厚的审美元素,同时还能融入一些汉代民间书风的信息。其次,他在时代特征的把握上,亦能自然表现出生动灵便的笔墨情趣。此外,在章法安排上,既具有传统的形式,又能不受其约束,从而在其有序的构成中呈现出错落有致、疏密多变的效果。可以说是一件较为成功的作品。如果从发展的眼光看,在诸艺贯通和个人风格的探索上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期待再上层楼。

江苏汪洋舟

李有来提名评语

汪洋舟的这件隶书作品从整饬严谨的汉隶中走出,杂糅了汉简和砖瓦铭文的松活意趣,在整个展厅里越发特别。今人习隶不外乎两类,一为取法东汉成熟的名碑,处处注意细节,失去了汉碑的气象;另一类则追随当代名家,越写越新,泯灭了自我。其实,两汉隶书传统宝库中尚存诸多“矿藏”有待开掘,只是在这方面动脑筋的人太少。窃以为,取法东汉成熟的隶书自然是正格,但,如若审美能力、认识水平跟不上,往往会陷在里面,为法所缚,作茧结壳,既难以写出格调,也难以写出味道。而取法西汉则是另一番景象,在此阶段,由篆向隶过渡,这过渡期里最是意蕴丰富,朴素简括中有一股勃郁之气,气象博大且愈发有味道。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对汪洋舟的取法是肯定的。当然,他的这件作品虽不乏性情和味道,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譬如结字收放还不尽合理,点画质量尚待提高,特别是“楼”“踪”“象”“文”收笔过于简单外露,有待日后逐步提升和完善。

陕西罗小平

刘洪洋提名评语

小平同道于书坛久负盛名,此届隶书展还能躬身以一件自作诗文送稿,且赢得众评委点赞顺利入展,真的令我钦佩。隶书的艺术风格、艺术个性、艺术元素是十分鲜明的,其风格是多元化的、个性是显而易见的、艺术元素是丰富的,大致有书写、刻石两类。

“书写类”:汉简、帛书因历史、地域、文字演变的不同而风格面目各异,需有文字学及临习汉碑的基础才能有效的进行取舍。“刻石类”:汉碑、摩崖众人皆知其美,取法者众,流于相似感的作品颇为常见。然小平同道深谙此理,他另辟蹊径,于秦砖汉瓦和秦汉金文、诏版、权量等范围推崇参会,取精用弘。篆掺隶势,奇态生焉;隶掺篆势,形质古矣。小平同道正是凭借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学识修养诸体通变,为使风格统一,将弧线变为方直,偶有帛书之意调节其中,通篇得金文之古厚灵异、砖瓦之宽博庄严,摩崖之旷达恣肆,严谨而不失灵动,其篆籀气、庙堂气跃然纸面,使阅读者驻足,品后心清、心静。

从中不难发现小平同道对“隶生于篆”的理解极为深刻,然书以“韵”为贵,“韵”由静出,这里的静是“和平简静、遒劲天成”,是隶书审美的最高境界。他的努力探索与取法的拓宽是非常有意义的、必要的,其作品也是有新意的。此作为自作文词,可见当今书坛像这样有成就的青年书家还能孜孜矻矻的埋头苦研是为数不多的。

《书法三昧》:“作字之要,下笔须沉着,虽一点一画之间,皆须三过其笔,方为法书”。这句话的意思不单单指起笔、行笔、收笔三法,更重要的是强调线条审美上的变化,即“起伏”。小平同道若能于此再有尚佳的个性化的手法,其书会进大焉。

我翘首期盼……

四川陈书

王亚洲提名评语

这次隶书展评审工作很规范,要求很高,切实表现出了中国书协和每位评委对作者认真负责的严谨的工作态度,参与其中着实倍感荣幸和欣慰。整个评审过程有不少亮点,其中一个亮点就是让评委提名自认为有新意的一件作品并说明提名理由。这既是评委与作者之间一次没有见面的艺术交流,也是一次相互批评的学术对话,我在阐述理由之后,作者也可以适时谈谈自己创作这件作品时的真实心境,这无疑会更加有力地激发作者的创作热情,也在切实弘扬书法艺术的正能量。

我提名陈书的这件作品,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开合有度,蕴含有致。我始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fensana.com/sstx/57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