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瑶议论文素材积累和立意训练从课前三分

课前三分钟时间不长,但是如果每一天都能够坚持,积少成多也是非常可观的。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好这三分钟的时间,将其与议论文的训练结合在一起,是不是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从高一开始,我就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到现在为止,有一些收获也有一些反思,今天十分开心能够借这个机会与各位同事交流。

学生进行课前演讲到这个学期已经是第四个学期了,随着他们自身心智的成熟,语文素养的提高,他们对课前演讲有了更高的期待,而我也在思考有没有一种方法能把课前这个环节和写作联系在一起。经过认真地思考,我先是选择朗诵这种最简单最纯粹的方式:为大家读一篇你喜欢的文章,把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之内。这样一个简单的要求,我也不曾想到学生们会给我这么大的惊喜:庾信的《枯树赋》亡国之痛、乡关之思、羁旅之恨全篇荡气回肠。林清玄《海边的白蝴蝶》,他们在思考白蝴蝶和碎纸片;张爱玲《天才梦》,他们在说成名要趁早,在感受生命这席华美的袍;杨绛先生《世界是自己的》他们在从百岁老人身上寻找人生智慧;史铁生《合欢树》,耳熟能详但是最终全班静默……

任何事物或思想想要发生质变都需要量的积累,也都需要契机,当学生们之间的交流通过课前三分钟发生碰撞的时候,思想便会发生革命。每一篇美文的欣赏与共享,其实都是一种素材积累的变形。日常教学,也应该有大胸怀和大思考。

接下来,我再来谈一谈在课前三分钟里进行的议论文立意训练的尝试。

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一篇作文,如果立意观点本身失去了魅力,无法引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fensana.com/sstx/60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