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精要第一章一一部位浮间穴

《董氏奇穴精要》第一章一一部位(浮间穴)

《董氏奇穴精要》

拼音

fújiānxué

主治

疝气、尿道炎、小肠气、牙痛、胃痛。

部位

食指第二节中央外开二分。

针刺法

五分针、针二分至二点五分。(原注: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注意

忌双手取穴,一般而言,单手取穴,以男左女右为准则。

《董氏奇穴精要》第一章一一部位(浮间穴)

《董氏奇穴精要》

取穴

食指第二节正中央线外开二分,距第三节横纹三分三处是穴。

《董氏奇穴精要》第一章一一部位(浮间穴)

《董氏奇穴精要》

应用

1.治疝气成方——外间、大间、小间、中间四穴同时用针,为主治疝气之特效针。

2.大间、小间、外间、浮间、中间诸穴为治疝之特效穴,若能配合三棱针在内踝及内踝周围点剌放血,效果更佳。

3.依据董氏对应针法之“手躯顺对法”,董氏以五个“间”穴治疗疝气,具有一定的道理。此五穴均在食指上,与大肠经有关,透过“肝与大肠通”之理论,治疗疝气当然有效。

4.董景昌先生极为注重心与膝之关系,凡能治心脏病变之穴位,亦常用于治膝部疼痛。

定位食指第二節中央外開三分上一分半處。主治疝氣、尿道炎、小腸氣、牙痛、胃痛。針法與應用針深二分至三分。

穴位:手掌面食指第二节中央外开三分上一分半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腑神经,肝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二节中央偏外侧三分上一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胃、肾二经。

穴性:理胃和肠,清理下焦。

主治:尿道炎、疝气、胃脘痛、小肠寒胀、牙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如刺出黄水神效。

说明:在董公原著中小间、浮间、外间为中央外开二分,而其在原著上之图示,则浮间、外间、小间、大间皆在同一条直线上,以上有关之穴位在赖著、杨著皆是,而大间穴位正中央外开三分,在临床上多年研究,董公所著恐有书中有误而未校正,因而在胡师所著中,将其穴位校正为外开三分而非二分,特此说明。

配穴:(一)尿道炎,可配水源穴、下三皇穴。

(二)胃脘痛,可加配四花穴。

(三)牙痛可本穴配三齿穴有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fensana.com/ssyy/44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