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老乡拍摄临颍县鼓楼雪后景色,鼓楼就是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zz/zzzl/

谯楼

临颍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谯楼,又名钟鼓楼,始建于公元年(明洪武三年),明景泰二年重修,位于老城县衙前,占地平方米,为砖筑楼台式建筑。台高6米,平台东西长14.7米,南北宽9.5米;飞中拱门洞宽3.5米,高4米,深9.5米;架层楼高五丈,铸钟两千斤,增值鼓大十围,民兴寝之便焉。它是周边县市仅存的一座反映古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

它青砖平台,拱门南面上方青石匾横额上写的“谯楼”二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拱门南面上方有“颍川古郡”阴刻石额一方。谯楼为青石阶、青石栏杆,平台上木质结构宫殿式楼房,双层飞檐挑角,四角铁马风铃,周围十根明柱支顶……清朝乾隆年间临颍知县刘沆曾有诗曰:“颍川衙署瑞葱葱,门前谯楼势更隆。暮鼓唤回犁雨叟,晨钟惊起织云工。一天郎月飞檐里,四野祥烟画栋中。览胜偶来台顶上,满城歌笑散春风。”这些诗句是对谯楼的真实写照。

仅用“漂亮”来形容谯楼是远远不够的。这里曾经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繁华的如同今日的交通路、中华市场

见证沧桑年

谯楼建筑面积为平方米,为砖筑楼台式建筑。台高6米,平台东西长14.7米,南北宽9.5米;拱形门洞可以通行车马行人。拱门上方有青石匾一块,横额为“谯楼”二字。拱门北面上方有“颍川古郡”阴刻石额一方。

谯楼始建于明清洪武三年,登上谯楼可遍观全城景色。明嘉靖年间的《临颍县志》记载:“谯者,楼之别名也,谓为高楼于门上以望远,故曰谯楼。景泰二年重修谯楼,架层楼高五丈,铸造钟两千斤,增置鼓大十围,民兴寝之便焉。”明天启年间,知县靳光先于谯楼两侧,建钟鼓二楼。

谯楼遭受最严重的一次破坏是在崇祯年间。据记载,明崇祯十四年七月,农民领袖吴来庆、吴白兰响应闯王李自成号召,率起义军占领临颍县城。十二月二十八日,明政府军总兵左良玉突然兵临城下。左良玉破城后,临颍城内的很多建筑,包括老县衙和鼓楼、钟楼都被毁了

清康熙二年(年),知县李馥先在旧址上重修谯楼。谯楼共分两层,采用青砖绿瓦堆砌而成,底层中间用坚硬的石头铺就一条直线形通道,可容纳行人、车马通行。谯楼为青石阶、青石栏杆,平台上是木质结构宫殿式楼房,面阔3间,进深2间,双层飞檐挑角,四角有铁马风铃,周围有明柱10根支顶,平台上四周有砖砌花墙。自谯楼建成后,成为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并留下了诸多诗篇。

谯楼历经明景泰、成化、天启,清康熙、乾隆等数次重修,是研究明、清两朝历史的重要证据

行走在谯楼拱门内,抚摸着古老的青砖绿瓦,脚下踩着的是历史,头顶上方斑驳的壁檐,仿佛在诉说着那久远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fensana.com/ssfb/124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