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宝宝学堂0-12岁小朋友的英语学习乐园。我在期待一场鹅毛大雪,你有多久没看见鹅毛大雪啦!前几天,在回家的路上下起了好大一粒的雪子,白白的、大颗的雪子,嘎嘣地打落在地面,一看就知道是几颗雪子而已,绝对成不了雪景。却看见一个孩子从地上捧起来一片枯叶,页面上竟是一小撮雪,亏他怎么发现的!我已经想象着下雪时,是如雪景画般银装素裹,还是孩子们狂欢的战场?无论如何,我还是期待下一场大雪。南宋诗人卢梅坡说“有雪无诗俗了人”,是说下雪了却不作诗,会让人感到不雅。古人爱雪,并在下雪时有很多闲情逸事,比如孟浩然寻梅,陶毂烹雪,作诗,是不会了,那就读读前人的诗句补一份雅趣。生命中留出那么一刻,忽略高楼大厦,放下淘宝和朋友圈,在下雪的日子,静坐、赏雪,或在雪地里寻找你的爱恋。冬日里除了雪景,另一个少不了的是梅花。梅花在寒冬盛开而被赋予“坚强不屈”“傲雪挺立”的精神,赏雪与梅当然是致雅之事,如果问“你喜欢雪还是梅”,你如何作答?宋代卢钺说得好"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踏雪寻梅
题孟浩然踏雪寻梅明于谦满头风雪路欹斜,杖屦行寻卖酒家。
万里溪山同一色,不知何处是梅花。
“踏雪寻梅梅未开,伫立雪中默等待”,是踏雪寻梅的典故:张岱的《夜航船》里记载,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他去寻梅是因为自己写了一些梅花诗,自己总也不满意,觉得没有写出梅花真正的意蕴与品格,才决心去观察雪后的梅花,给自己一些写诗的灵感。
后人则用踏雪寻梅来展现文人的风雅,写孟浩然踏雪寻梅,于谦的这首最著名。
2.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手书《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描写了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梅花的美丽、积极与坚贞;下阕主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这首诗把梅衬托得太好了,风、雨、雪、冰都是为了衬托梅花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3.冬日垂钓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江雪》,是一首富含哲思的山水诗,描绘了一幅江乡雪景图。诗人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4.梅雪争春
雪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雪争春”真的是把梅和雪都写活了,争字本是充满了“攻击性”的,而此处的“梅雪争春”让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积极的,对春的向往,没有你争我夺,尔虞我诈,梅与雪都各自竭尽全力绽放自己的美丽。
5.以雪烹茶
雪后煎茶宋陆游雪夜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陆游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和杜甫的沉郁悲凉,成长于北宋灭亡之际,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收复失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而这首《雪后煎茶》描写雪夜,诗人闲情雅致,携灶烹茶,给静谧的雪景增加了烟火气。
期待雪会不期而至,外面雪花飞扬,掺着孩子们的狂欢,毕竟孩子们也会期盼整个冬天,屋内炉火温暖,炉火上炖着汤,看着热气腾腾的食物,生活也跟着热闹起来,寒冷当然也不觉得,下雪的日子就应该这样惬意。等孩子们撒完了欢,与他们读一首诗,或去雪地里寻找冬日的迹象。推荐阅读
重磅:TEDEd集科普视频,承包孩子的人体生命科学课(含资源)
数学启蒙有妙招,赶紧收了这套国外网红练习册(含资源)
英语听力不好?集睡前故事练起来!(含视频资源)
从零到一,开启自主阅读之路!附36周自然拼读练习!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