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线图
等值线的共同特征:
(1)同线等值;
(2)等差距全图一致;
(3)等值线是封闭的曲线,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4)两条等值线不相交(等高线图中陡崖处除外);
(5)等值线疏密反映地理要素变化的快慢。
一般判读等值线图要注意“五读一分析”,即:
(1)读数值;
(2)读延伸方向;
(3)读弯曲状况;
(4)读疏密程度;
(5)读介于两等值线间的异常区域;
(6)分析成因。
等值线图的六大判读要素
判读要素
判读技法
看图名
读图名明确等值线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如等高线、等压线、等人口密度线、等太阳高度线等
看数值
①同线等值
②相邻两条等值线差值相等或等于0
③计算两点差值时,可先读出两点的数值,再对比求差
看疏密
等值线越密集,差值越大;等值线越稀疏,差值越小
看延伸
①观察等值线走向
②分析等值线分布、变化规律及原因
看弯曲
①根据“值低凸高,值高凸低”进行判断
②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弯曲原因
看闭合
①若闭合等值线位于两条不相等的等值线之间时,则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判断,如下图中A,B。
②若闭合等值线位于两条相等的等值线之间时,则其数值可大于、也可小于相邻等值线且与其相差一个等值距,如下图,A或A。
(·北京卷)图5为某日0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第7题。
7.图示区域()
A.①地的风向为东南B.②地有大雾出现
C.③地未来有强降水D.④地寒暖流交汇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和天气状况。根据图中所示,②地处于台风边缘,等压线密集,风力强劲,不会有大雾天气,所以B错误;由于台风移动路径将会经过③地,因此③地未来有强降水,所以C正确。
7.C
(·北京卷)莫霍面深度不一,图7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1题。
11.据图可推断()
A.①地地壳厚度最薄B.②地金属矿产丰富
C.③地地幔深度最浅D.④地地下水埋藏深
本题考查等高线和地球内部圈层。莫霍面的深度就是地壳的厚度,直接读数据即可判断①地地壳最厚,所以A错误;莫霍面以下到古登堡界面为地幔,③地地壳厚度较大,相应地幔也很深,所以C错误;④地莫霍面较浅,说明地壳厚度小,地势相对较低,且位于河流附近,所以地下水埋藏浅,所以D错误;金属矿床的产生原因为:岩浆分异、变质作用、海底喷流、热液作用、沉积作用和风化作用,②地莫霍面较浅,说明地壳厚度小,地势相对较低,又在河流附近,会有沉积作用,可能会有金属矿产,所以B正确。11.B
地理分布图
地理分布图是最基础的一类地图,几乎每年的高考试题都会出现。判读地理分布图关键是:提取图中的有效信息,来分析答题。信息从哪里提取:图名、图例、注记、结合区域特征。地理分布图常常与特定的区域相联系,我们不可忽视一些重要区域的重要特征,尤其是与高中地理知识密切相关的区域。如:必修1中重要气候类型相对应的区域;必修2中重要的农业区、工业区;必修3中涉及的世界和中国重要区域。
(·新课标卷1)图示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
6.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
7.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
8.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
6.从图中信息来看,早期铁路分布明显沿河流河谷分布,主要是由于河谷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铁路修建及运营。故选B。
7.图示地区有海拔m以上的山地,图示地区地势变化应该是中部较高,河流放射状流向四周,该地区平原面积较小,图示地区不是平原的主体部分,农产品运量较小,B错误;该区域修建铁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运输原木,因为东北地区是我国三大林区之一,图示区域位于长白山地区,林木资源丰富,人口较少,本地需求量小,主要向外运输,A正确;图示区域位于长白山地区,东北地区的工业主要集中在辽中南地区,该区域工业品运输量小,C错误;东北地区主要的山地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森林资源广布,平地土层深厚肥沃,石材资源较少,应不是运输主要对象,D错误。故选A。
8.读图,结合上题分析,铁路的修建主要是为了运输原木。而经过多年的砍伐,林木蓄积量减少以及近年来,我国环保力度的加大,对于森林的开采和砍伐进入严格限制阶段,原木生产量减少,所以导致铁路废弃,D对。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飞速发展,设施及运速慢等问题均可以进行技术改造,并非是铁路废弃的原因,AB错;铁路密度大小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废弃原因与密度大小无关,C错误。故选D。
6.B7.A8.D
(·北京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区域内()
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B.湖泊水主要来自于运河
C.农田盐渍化现象较普遍D.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5.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
①乡镇数量明显增多②城市服务功能增强
③第三产业结构趋同④工业地域联系紧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该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所以湖泊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所以B错误;降水大于蒸发,所以农田盐渍化不明显,所以C错误;植被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所以D错误;河流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而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所以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所以A正确。
5.区域一体化是多地经济区域的形成,在这个区域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这使得区域发展各自优势经济,实现互补,联系紧密,促进城市化发展,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所以C正确。
4.A5.C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