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回暖,可是,大家最害怕的回南天,来了

这周一开始冷空气减弱,阳光出现了!

天真的小同学们喜大普奔~

纷纷脱下厚厚的外套

肆意在阳光下欢脱地奔跑

但是,emmmmm~~~“回暖”!!老司机们应该已经get到了

在我大南方这乍暖还寒的天气,有一个

比“冷空气、台风、副热带高压”等等等

更令人谈之色变的boss——“回南天”

常常在这个时候出没!!

what??!!!

地板墙壁泛着水润润的光泽

衣服内裤一星期没干

盖在身上的被子居然是湿的

厕所干燥的卷纸变成了湿纸巾

感觉头上都能长出一朵小蘑菇....

最恐惧的回南天要来啦!

每年遇到回南天那一两个月,

超级令人烦恼!窗也不敢开,底裤晾了一个星期都不会干,

家家户户整个房子免费体验“室内瀑布”,

脚踩在地上留下一串串的“海滩”的脚印……怎么办呢?

今天,就教大家一个祖传秘方,在回南天也能快速干底裤,

用水轻松拖干净地板,

还能让地板保持干燥哦!

湿沥沥沥沥湿沥沥湿沥沥沥沥沥,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这样的方法真的有吗?您可别不相信!我们只需要用热水来拖地,里面再放一点别的东西就可以了。让地板干得快的秘密武器到底是什么呢?它就是——食盐!操作方法很简单!首先,我们把水加热,等它变成不会烫手的温度就可以了,这时的水温大概是40摄氏度。接着,我们往水里加入一勺盐,稍稍搅拌,等到盐充分溶解以后,就可以开始拖地了。将拖把用热盐水浸湿,尽可能地拧干,把地板拖干净。1分钟后,我们把使用冷水拖地的地板砖和使用盐水拖地的地板砖做了一个对比。您瞧,左边的纸巾擦拭冷水拖地区域后,整张纸都皱起来了,而右边的这张纸在热盐水拖过的地板上擦拭后,一点水痕都没有,和新的一样!为什么热盐水能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呢?这是因为液体的挥发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挥发速度越快,用温水拖地地板自然干得快了。而且食盐里的氯化镁和氯化钙很吸水,它们在地板上干燥了之后又变成小颗粒,可以让地面保持干燥的时间延长哦!怎么样?神奇吧?!那么…底裤不干也要用盐来洗对吧?滚!!还嫌你那底裤不够咸对吧?!看到没?一个风筒加个塑料袋搞掂!

  由于暖湿气流从南方海面吹来,广东地处沿海,应坚持紧锁朝南的窗户。另外,石灰是良好而简单的吸附剂,可用布料或麻袋裹装生石灰后放置于室内各处,使室内空气保持干燥。注意石灰要放小孩拿不到的地方。家电每天开一次即可达到防潮效果。石灰是良好而简单的吸附剂,可用布料或麻袋裹装生石灰后放置于室内各处,使室内空气保持干燥。另外,家电每天开一次即可达到防潮效果。

当然,如果你是土豪,

也可以24小时开空调或抽湿机来抽湿的。

来源化南资讯

固德重新部署了兵力——甘州久攻不下,鞑子开始集中攻打宣府,甘州之围已解。”   “真的吗?”姜宪喜不自胜。   姜律得意地道:“我还会骗你不成?这是我刚刚从李瑶李大人那里听到的消息,别人都还不知道。”   李谦没事了,姜宪心中欢喜,闻言和姜律开着玩笑,挑眉道:“你不会骗我?!”   姜律就窘然地干咳了两声,道:“女孩子心眼就是这么小,什么都记在心里。”   姜宪抿了嘴笑。   姜律感慨道:“你这个夫婿找的不错。爹之前不是一直担心他会沉不住气吗?没想到他人挺年轻的,行事却老道,爹的人过去的时候,他早已囤粮挖道,做好了长期和鞑子对峙的准备,我爹的人过去压根就没有派上用场。为这件事,爹在李瑶面前还夸奖了李谦。你要知道,爹那个人是轻易不会当着别人的面赞扬谁的,就怕有人以后打着他老人家的旗号行事。”   姜宪无言地望着自己的这个大堂兄,不由在心里感慨。   她大伯父那么精明能干的一个人,怎么就养出了个这么天真可爱的儿子来了。   如今太皇太后正想着办法给李谦攒军功,她伯父自然要配合。李瑶是兵部尚书,他伯父就是再不愿意,找到了机会也得想办法在李瑶的面前夸奖李谦啊!   也不知道她这大堂兄随了谁?   但愿他能保得住姜家的这份产业!   姜宪又仔细地问了问如今的战事。   “鞑子十二盟,也就是这两年才被布日固德收服的。原本十二盟的头领都觉得应该从宣府下手,结果布日固德却主张从甘州入手,十二盟的人拗不过布日固德,只得同意了。最后甘州战事不顺,十二盟里有人蠢蠢欲动,说布日固德只有本事对付自己人,和朝廷打起来就只能俯首称臣,还有人说应该重选可汗。布日固德可能还没巩固在十二盟的势力,在这种传言之下只好改弦更张,重新攻打宣府。”姜律笑道,“不过,经过布日固德的这一番折腾,不管是大同还是宣府,他恐怕都不太容易攻克,注定要无功而返。肯定还会降低他在十二盟的声望。爹和李大人商量,觉得应该想个法子让鞑子内斗,那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喘口气,九边也能安稳个几年。”   前世布日固德也是个英雄人物,临阵换将和临阵改弦都是大忌,他怎么会犯这种错误?是因为十二盟内部的形势很严峻吗?   姜宪思忖着,道:“宣府那边有准备就好。不然甘州这边守住了,宣府那边却出了事,于朝廷和百姓总归是不好。但大伯父和李大人的主意好,应该想办法把布日固德拖在他们自己的内斗中,这样边关也能少很多的事。”   最好是派个奸细过去。   不过,朝廷这些年来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又有谁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去做这件事呢?   这注定不过是个想法。   姜宪叹气。   姜律却挤着眼睛朝她笑了笑,压低了声音道:“你给我老实交待,那位吴小姐和你是什么关系?你为什么要在我娘面前提吴小姐……”   看样子大伯母开始接触吴小姐了。   姜宪抿着嘴笑,想着姜律和大伯父一起瞒着李谦的消息让她着急的事,也决定瞒着吴家大小姐的事让他着着急。   “那天大伯母说起你的婚事来,急得不得了。我正好听谁提起过吴大小姐,就随口说了一句。”她装作不知道地睁大眼睛道,“怎么?大伯父和你提起吴家大小姐了?吴家大小姐据说德行不错,就是不知道长得怎样?我听说吴大人相貌平常,也不知道吴家大小姐会不会随了吴大人……”   姜律还没有听她说完就腾地一下跳了起来,道着“我等会还有事,先出宫了,你以后有什么事让人给我带个信就成了”,然后一溜烟地跑了。   姜宪笑得合不扰嘴。   赵翌的怒火很快就烧到了东西六宫。   韩同心一反往常不管事的模样儿,开始主持起六宫的中馈来。   孟芳苓不免有点担心,私底下和情客道:“若是皇后娘娘查到慈宁宫来,郡主那边你还要多劝劝才是。不管怎样,皇后娘娘已经掌管六宫,郡主是出嫁的女儿,哪有回了娘家不看舅母娘脸色的。”   情客笑着称是,心里却是半点把握也没有,压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劝得住姜宪。   可诡异的是,韩同心像是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虽然没有晨昏定省,可每个月初一、十五必会到慈宁宫来请安。姜宪避而不见,她也像不知道似的。整顿内宫的时候,还特意来给太皇太后说了一声,并让慈宁宫的宫女、内侍一如从前全由孟芳苓调拔,她完全没有插手,还道:“只要是孟姑姑认可了的,到我那里去走个手续就行了。”非常的给慈宁宫面子。   孟芳苓还打起精神来怕出错。太皇太后和太后太妃却暗中颔首道:“皇后经了些事也算是长大了。”反而对韩同心以后执掌六宫充满了信心。   只有韩同心自己知道。她气得牙根都要咬断了。要不是远嫁福建的蔡如意不时会写信来安慰她,她早就按捺不住脾气冲进慈宁宫和姜宪吵起来了。   她现在算是怎么一回事!   有个像菩萨般被供起来的太婆婆,一个被囚禁在外面却死死不愿意放权的婆婆不说,还多出个嫁了人还回娘家指手画脚的小姑子,她就算是嫁个寻常的富贵人家也不会受这样的气吧!   韩同心想想就觉得胸口像被捅了一刀似的。   第五百六十六章立功   可不管韩同心心里是怎么想的,这日子还得过下去。   她不时地写信给蔡如意抱怨,蔡如意也只能在纸上安慰她两句。   时间就不急不忙地翻过年去。   甘州不见了鞑子的身影,十二盟的人集中在了宣府,把宣府围了个水泄不通。宣府虽然有大同和太原的支缓,可两连到底不敢把兵力全都派出去,和鞑子打不下二十场仗,有输有赢,总得还说,居然还是赢得多。但始终没能解宣府之围。   赵翌到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的时候遇到姜宪不免踌躇满志,颇带几分得意地道:“还是你说得对。我应该等边关战事结束了再去泰山封禅的。”   姜宪强忍着才没有骂他句“蠢货”。   宣府战事所谓的“各有输赢,赢多输少”,不过是那些总兵幕僚们的文字游戏,小仗赢得多,大战赢得少,那和输有什么关系?他就算是不懂战事,宣府之围这么多天都没有解围,他也应该有所怀疑才是?   长于妇人之手的男子,难道就都这么无能?   连基本的常认都没有?   这一刻,姜宪感觉到了来自曹太后的恶意。   她写信给李谦说起这件事。   自从甘州解围之后,他们俩人又恢复了通信。   谁知道李谦却久久没有回她。   正当她怀疑甘州那这是不是有什么事,想叫了姜律进宫来问问的时候,宣府那边突然传来捷报。   原来李谦带了五千骑兵不声不响地从背后偷袭了鞑子军营,打了布日固德个措手不及。太原总兵金海涛和大同总兵齐胜见状趁机出兵,歼灭了鞑子近万人。   不是说让他守城不出的吗?   听到消息的姜宪口瞪口呆。   太皇太后却是“哎哟”一声喜上眉梢,对来给她们通风报信姜律急急地道:“这样一来,宣府之围可不就是李谦解的,他这也算是立下了不世之功吧?”   不世之功当然算不上,头功是跑不了的。但这要兵部不追究他无令出兵之罪。特别是那五千骑兵,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恐怕兵部和皇上最感兴趣的是这个。   不过,李谦是太皇太后的孙女婿。   真要论起功过来,也就只能请太皇太后出面,以长辈之尊和赵翌胡搅蛮缠能让众人的目光放在太皇太后要李谦立功,要封赏李谦的上面,看能不能忽略李谦的不听军令。   他进宫,就是为了告诉太皇太后这件事,好让太皇太后帮李谦去急,解李谦之围。   太皇太后哪里知道,犹自在那里兴高采烈。   姜宪却是知道厉害的,转瞬间就猜出了姜律进宫的用意。   难怪这家伙报信这么及时,原来还有个坑在那里等着她们的呢!   可这坑又不能不跳。   不然等战事结束论起功过来,不要说那五千骑兵,就凭李谦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宣府附近,就够李谦喝一壶的了。   姜宪气极。   就没有一个省心的家伙!   她狠狠地瞪了姜律两眼,转过身去就换了个笑脸,对太皇太后道:“这件事您就别管了,有我大伯父呢,亏待不了李谦。何况他是武将,保家卫国,原本就是他应该做的,你也别太惯着他。只要兵部不贪了他的功就行。”   太皇太后闻言不住地点头,笑眯眯地道:“我知道你们年轻人都要靠自己,不愿意是说承了荫恩,这件事我不管。你们去折腾去。要是兵部敢乱来,我再去帮你们找皇上说去。”   姜宪笑盈盈地应“好”。   姜律的眼睛已经瞪成了铜铃,还欲说什么,却被姜宪三言两句打发到外面等着去了,自己安抚着太皇太后歇了午觉,这才出门拽着姜律的衣袖去了旁边的无人的偏殿,没等姜律开口已道:“太皇太后年事已高,你们别用这些事来打扰她老人家,让她老人家白白担心。”随后一副火眼晴晴地模样咄咄逼人地问姜律;“李谦还干什么了?”   姜律愕然地望着姜宪。   姜宪有些不耐烦地道:“有皇上那道密旨,不要说五千骑兵了,就是一万兵力也能解释得通。你这样急急地进宫,又不是尘埃落地的大事,肯定不仅仅是报个军功这么简单。快说,到底出了什么事?我好不容易让太皇太后歇下,等会太皇太后醒了,还要陪着她老人家练太极,可没空和你在这里猜来猜去的。”   姜律这下不服气也得服了。   他像泄了气的皮球,精神怏怏地低声地道:“你猜得不错。关于那五千骑马,爹也八百里加急去问了,李谦倒没有提皇上密旨的事,说是皇上若是心里有了道坎,提到密旨,反而会连累了你或是姜家,若是兵部问起来,就说甘州被鞑子久围,鞑子撤离之后,关外的那些土匪趁火打劫,想抢动力甘州,他索性出兵,剿了那些土匪。只是那些土匪常年在关流窜,狡兔三窟,他一不小心就追过了界,却发现离宣府不半日的路程了。他索性就重新整编,让了那些土匪去打头阵,这才有了所谓的五千骑兵,实际上只有五百骑兵是甘州那些卫所的,其他的,全是整编的土匪……”   “应对的漂亮!”姜宪听着眼睛顿时一亮,情不自禁地赞扬了李谦一句。   前世他就这样,特别知道怎样应对上谕。   姜律翻了个白眼,低声嘀咕道:“就你们这李谦样样都好。”   他声音太小,沉浸在回忆中的姜宪听得不是太清楚,瞪着大眼睛问他:“你在说什么呢?”   姜律露出个假笑,道:“没什么?不过是爹让我进宫告诉你,布日固德在家将的掩护下往西逃窜,李谦带着兵亲自追了下去,大同和太原总兵府都忙着清点战场,抽不出兵力来帮李谦……”   姜宪心中一紧:“什么?”   姜律笑道:“就是你刚才听到的。李谦带着一队人马,自己跑到草原去了,我爹就算是想帮他,也帮不了!”   姜宪却如释重负松了口气,老神在在地道:“若真是这样,伯父才不会让你告诉,定是还有什么事!”   姜律看了他半晌,见姜宪连眼也不眨一下,败下阵来,道:“好吧!你厉害!李谦带着人追下去,生擒了布日固德……原来布日固德已经受了重伤,所以十二盟里乱成了一团,我们这才有机可钻……”   第五百六十七章过关   布日固德重伤?!   前世可没有这种事。   姜宪忙道:“那李谦呢?李谦可曾受伤?”   “应该没有吧?”姜律只会关心李谦是不是能活着回来,哪里在乎李谦有没有受伤,他有些不确定地道,“他是主帅,若是他受了伤,肯定有消息传过来的。现在没有消息,那肯定就没有受伤了!”   姜律神色显得有些不以为然。   姜宪大怒,道:“你们只因为甘州被困就瞒着我,难道他就不会因为受了伤而什么也不说吗?他好歹是你妹夫,你就不能关心关心他?”   姜律委屈道:“我难道还不够关心他吗?李大人来家做客的时候,我都去听墙角了,你还让我怎样?真是女生外向!”   姜宪轻轻咳嗽了两声,耳朵发热,语气倒平静下来,道:“大伯父让你来做什么?”说完,她见姜律张口就准备说话,忙道,“你可别再拿话唬我。李谦生擒了布日固德,若是论功行赏,那是头功。你刚才当着太皇太后的面却一声没吭,是不是这其中还有什么曲折?”   这正是姜律进宫的目的。   他犹豫了片刻,压低了嗓子道:“原本这算得上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功劳了,可李谦的年纪摆在那里,爹怕他因功生骄,想让你劝他几句,能不能在写奏折的时候注意一些,最好是提一提太原总兵和大同总兵,免得成为众矢之的……这也是兵部尚书李瑶的意思……”   而她的大伯父因为担心镇国公府和皇上的关系如此紧张的情况之下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所以也站在了李瑶的那边。   毕竟镇国公府素来以会打仗著称,现在又出了个少年英雄般的女婿,不要说心胸狭窄的赵翌了,就是换了别人做皇帝,也未必能容得下。   李谦娶了她,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   可姜宪觉得,把到了手的功劳往外推,还要和别人分享,在此时李谦羽翼未丰之下自然是最好的防卫,她相信李谦有这样的眼光和胸襟。她不由奇道:“难道大伯父没和李谦说吗?还是李谦不同意?”   姜律闻言神色一肃。   他没有想到姜宪对李谦这么有信心。   他们的婚姻毕竟是赶鸭子上架,彼此有着不同的生活圈子,生活习惯。   可见这亲事比他们想象的要好得多。   他再看自己这个娇滴滴的妹妹,眼光也有些不同了。   能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能抛开世俗的那些繁华,安然从容的生活,没有大智慧、大毅力的人是做不到的。而有这种大智慧、大毅力的人,无一不是生活的强者,人生的赢家。   姜律不由正色地道:“爹已经给李谦写信了,李谦应该不会拒绝这件事。怕就怕太皇太后知道了不愿意。爹让我进宫,是想让我劝说你,然后让你去劝说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现在就盯着李谦的战事,没有军功都要想办法给他弄出个军功来,如果知道李谦立了这样大的一份功劳,别说是让出一部分来了,只怕是谁敢打李谦的主意,她老人家就能吃了谁。   这才是大伯父和李瑶担心的吧?   既然是在商言商,姜宪的神色也严肃起来,道:“李谦放弃了这么大一块饼,兵部那些人总得给李谦一点补偿吧?”   “你可是一点也不吃亏!”姜律笑着摇头,道,“李谦知不知道他捡了个大便宜?”   姜宪哼哼了两声,道:“他要是不知道,我会让他知道的。”   姜律哈哈大笑,然后低声道:“西山大营佥事或是同知。”   同样是正二品武官,西山大营却是京卫,不管前程还是待遇、福利都要高出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使一大截。   可这不是姜宪要的。   她现在需要李谦在京城之外发展自己的事业,养兵囤粮,等到手握重兵,在朝廷上有了话语权了再回来,而不是像那些依附皇帝恩宠而生的臣子一样,永远地陷在朝廷内斗中不可自拨。   “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使、陕西都司都指挥使,兼陕西总兵。”姜宪慢悠悠地道,“你们同意则罢,不同意,布日固德这份功劳,谁也别想拿走。这份军功最少也能让李谦封个爵吧或是挣个世袭的从四品或是四品武职吧?”   姜宪熟悉吏部的封赏制度。   姜律无语,叹气道:“兼陕西都司都指挥使应该没什么问题,可这陕西总兵……这次杨俊也出了不少的力……而且你真的要留在陕西吗?错过了这次机会,未必就有下一次机会了……”   姜宪不为所动,道:“那是你们的事。你们坐地起价,我落地还钱。你们既然开了口,难道还要我顾忌你们是不是付得起才成?没有三分三,就别上梁山。”   把姜律这个传话的人都奚落了一番。   姜律面色通红,赧然地和姜宪说了几句话就坚持不下去,落荒而逃。   姜宪抿了嘴笑。   没想到事情会这样的顺利。   用一个天下人都知道,兵部想压也压不住的功劳换来整个陕西卫所的辖治权,比进京当个朝官可划算多了。何况以后会战事频繁,这样的军功虽然不会太多,可也不是完全没有。   只是不知道布日固德被擒之后谁会被选出来成为鞑子十二盟的新可汗。   也不知道新可汗的出现会不会影响整个西北战局,甚至是李谦的升迁和野心。   姜宪带着这个无解的困惑继续窝在慈宁宫里抄佛经。   她的心情却渐渐平静下来。   难怪那些六宫的嫔妃们都喜欢抄佛经或是念佛经了,闲着无事把精力和时光都消磨在这其中,是最容易打发日子的。   等过完元宵节,白愫就进了宫。   她买了一大堆外面好吃的好玩的东西进来。   韩同心那边,也收到蔡如意寄来的福建特产,还有一封报喜的书信。   蔡如意怀孕三个月了。   这让一直和赵翌分居的韩同心阴着脸,差点把指甲都捏断了。   没有了陈女官,如今皇上宠幸的是一个姓叶的女官。据说是司膳司的一个管理典薄的,今年都二十六岁了,不过因为写着一手好字,看膳单的时候被皇上问了一句,杜胜那个小人就把那女的领到了皇上面前。皇上当天晚上就把那个女的留在了乾清宫,第二天就让那女的做了乾清宫的司膳女官……   走了一个又来一个。   万寿山曹太后那里,还住着个皇长子。   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第五百六十八章春风   韩同心想起这些糟心的事来就觉得时光慢长,她仿佛被粘在蜘蛛网上的小虫子,不管怎么挣扎,都没有办法重新飞起来。   当初大家都说赵翌会娶姜宪,姜宪怎么就没有嫁给赵翌呢?   原本这些都应该是姜宪承受的才是啊!   韩同心就忍不住问起姜宪来:“嘉南这些日子在干什么呢?”   她娘让她别惹姜宪。她和姜宪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姜宪有多娇纵,没有谁比她更清楚,她不喜欢姜宪,也是因为姜宪明明父母双亡,却比她过得还尊贵,在皇上、太皇太后面前比她还有体面。如今她成了皇后,一样不能让姜宪折服,正如蔡如意劝她所说的,何必上赶子的拿自己的面子去成全姜宪的荣耀呢?她索性当没有这个人似的,你不见我,我不见你。   盈采隐隐知道些韩同心的心事,因而从不在韩同心面前提起姜宪。此时闻言眼底不禁闪过一丝的诧异,轻声道:“奴婢也没有打听。不过,听慈宁宫的内侍们说,这些日子太皇太后招了田御医的侄媳妇进宫服侍,现在每天都跟着那田刘氏学什么太极,学得颇有些成效。元宵节那天,太皇太后从慈宁宫一直走到武英殿,还爬了城楼,回去之后喘都没喘一下。嘉南郡主觉得好,这些日子和清蕙乡君好像也在跟着那田刘氏学太极。”   韩同心心里顿时就像有把火在烧。   姜宪为什么总是比她好!   之前是因为彼此的身份,她也认了。   可现在呢,她贵为皇后,姜宪却在嫁了个要在外面打仗,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丈夫,自己却独守空闺不说,还被皇上气得个半死。她倒好,一个人跑回京城来,不管丈夫,不管公婆,安安逸逸地住进了慈宁宫,还像没有出阁之前一样,陪着太皇太后玩这玩那的享乐!   凭什么啊?   韩同心不服气。   她丢下手中的需要做夏装的宫女、内侍的名册,冷着脸对盈采道:“走,我们去看看那田刘氏都教了些什么?连嘉南郡主都感起兴致来。若是好,不如让那让田刘氏……”转念想到赵翌护着慈宁宫像护食似的,生怕她去碰了一下的,她虽然贵为皇后,可若是去要田刘氏,只怕是连太皇太后也会得罪,遂忍了口气,道,“就让那田刘氏也给我推荐一个人告诉我学学那太极。”   什么她姜宪好吃好喝好玩的,她就得在这里劳心劳力?   就是那白愫,一天到晚地巴在姜宪的身边,也比她过得快活。   这三宫六院的事,她也不管了。   谁愿意管谁管去。   盈采笑着应是,知道韩同心在气头上,不敢多说一句,忙去安排了凤仪,去了慈宁宫。   姜宪听说韩同心来了,眉头直皱,道:“她来干什么?”   孟芳苓笑道:“宫里这些日子没听说出

感谢阅读,欢迎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如有不妥请您联系小编删除。

扫一扫,更多着数

赞赏

长按







































白癜风食疗
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fensana.com/sstx/1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