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说的不好就有否定五千年文明、数典忘祖、崇洋媚外、甚至汉奸卖国贼(一个普通老百姓,不知道有没有能力卖国?)的嫌疑。俺自叹不如方舟子的口才和功力,绝对没有胆量挑战这个话题。所以,在此特别声明:本文不涉及中医中药是否科学,仅针对这句话做一个摆事实讲道理的分析论述。
我的专业虽然跟中医中药无关,但是因为女儿幼年时期多病,常按照药物成分和药理分析,给她自配中药,当然,前提是自购了大量中医药书籍学习。为请教药用植物的药理和成分,还跟《药用植物化学分类学》的作者、沈阳药科大学周荣汉教授几次书信往来。到现在枕边随手都能拿到《中药大辞典》、《天然药物化学》、《药用植物化学分类学》、《基础中医学》、《常用有毒中药》、《著名中医验方》等等多种书籍。
西药多数是人工合成的(但仍有大量西药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比如金鸡纳霜、紫杉醇、青蒿素等。还有一些是从植物提取物改良的,如柳树枝→水杨苷→水杨酸-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它们在获准上市前都做了严谨的药理毒性研究,因此说明书中会详细说明毒副作用,无此则属非法、不能上市销售。
而中草药在中国却享有毒副作用不明示的特权(事实上,你也不要指望在任何一家中药铺能看到某种中草药的说明书),因为国人相信中药,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中草药是植物性的→是纯天然的→是绿色的→是非人工合成的→所以是无毒无副作用的。进而,所有与中药有关的商品,不管是保健食品还是化妆品,甚至于染发剂、洗发水,只要加点中药进去,就会标榜绿色、纯天然、植物派、无毒无害的醒目标签。
你相信这些东西真能用植物“酿造”出来吗?
而事实上这个世界的植物并不都是那么可亲可近的,有毒的植物不胜枚举,一旦吃出了问题,一句话“是药三分毒”就自圆其说了:看嘛,是药三分毒,有毒很正常啊?没有毒咋治病?以毒攻毒嘛!
我要说的是,如果不具体分析每种药物的毒副作用,没有明确的药理实验证实,那么,这句话就只能是一句废话!甚至是出了事故之后推卸责任的一种备用狡辩词。不仅如此,同时还会因此误伤其它没有毒副作用的中草药。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中药?简而言之,中医用来治病的就是中药。不过,这么说还是个然并卵!你千万不要以为只有中药铺里那些个柜子里的草草棒棒才是中药,自古以来历代本草典籍中,大豆、小麦、玉米、鸡肉、鸡蛋、猪肉、罗卜、白菜……统统都是收编在册的中药。建国以来出版的最权威的《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撰、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种中药,基本上把你能吃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所有植物、动物都收编在册了。
既然古代药王和现代药物学家都认定了上面举例的那些食物是中药,那么,它们的毒性、别说三分了,一分在哪里?如是,我们是不是天天都在吃三分毒啊?一天三分,三天半就是十分,是不是就玩完了啊?
有人会说,馒头吃多了也会撑死人,这不是“是药三分毒”的道理吗?你这样说,那就纯属抬杠,没有一点讨论的诚意了。我们说一个东西是否有毒,首先是要站在常规摄入量这个基础上来讨论,你见过谁吃下一个馒头或者吃下一个罗卜撑死了的呢?
如果说上面举的例子太极端,不算真正意义上的中药,那我们再举几个中药铺里能买到常规中药:枸杞、莲子、山药、桔梗、党参、沙参、红枣、薏米、赤小豆、黑芝麻……,它们的三分毒性又在哪里?一次吃个二两,我看最多也就是个半饱而已。
反过来,下面这些中药:附子、川乌、草乌、万年青、夹竹桃、曼陀罗、蟾蜍、蟾酥、马钱子、雷公藤、天仙子、商陆、重楼……,哪一样都不是三分毒而是八分毒、十分毒!是用之不慎就可能立即要了小命的大毒!(行文至此,看到报道云南宾川一帮村民食用草乌炖鸡,造成21人住院、6人死亡的重大惨剧!盖因迷信草乌有散寒祛湿的功效,明知草乌有毒,但是相信是药三分毒,结果是十分毒!可悲!)
在正常摄入量的前提下,有毒就是有毒、无毒就是无毒。是药三分毒的含糊概念,混淆了有毒和无毒的界限,看似提醒人们慎重吃药,其实是一种麻痹用药者的中庸之道。久而久之,让人失去警惕性,面对真正有毒的药物时,也会用这一句是药三分毒来自我安慰,从而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下面资料来自新浪健康频道《哪些中药含有毒成分?》,本文只摘取了其中少许常用药,冰山一角,也足够令人吃惊的了:
马兜铃酸为肾毒素,能导致肾衰竭。动物实验表明,食用马兜铃酸会导致淋巴瘤、肾癌、肝癌、胃癌和肺癌。香港卫生署已经在年就全面禁止了含有马兜铃酸的各种中成药。已知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材很多,最常见的就是马兜铃、广防己、金耳环、天仙藤、木防己、朱砂莲(管花马兜铃)和细辛。
含有不饱和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会对肝脏、肾脏造成严重损害,并且是强致癌物质。
含克氏千里光碱,有明显的肝脏毒性。有肝毒性。能导致高血压、心悸、神经损伤、精神错乱、记忆力丧失,可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