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易凯资本创始人王冉应邀在三声“三生万物新文娱新消费年度峰会”上发表了主题为《寒冬破—中国影视业该如何面对今夜的死亡和后天的梦想》的主题演讲。演讲的核心内容来自他这篇年度文章,现在全文发表。
易凯资本王冉在演讲现场
内容提要:
今天大家都在谈论的寒冬,不是整个娱乐消费市场的寒冬,而是传统影视公司和影视行业从业者的寒冬;不是外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带来的寒冬,而是从业者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带来的寒冬;不是一个健康产业因为正常产业周期调整而逐渐进入的寒冬,而是一个畸形产业受非正常因素挤压而忽然面对的寒冬;不是讲优美故事感动人的寒冬,而是讲资本故事忽悠人的寒冬;不是自强则万强长期耕耘者的寒冬,而是捞一票就走短线投机者的寒冬。
在税局要求补税、平台严厉控价、内容监管不确定性增加的三重压力下,行业洗牌会疾速发生,本来一个需要历时三到五年、甚至五到十年的洗牌过程可能被压缩在两年内完成大半。
我们真正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这个行业里有那么多公司只能靠税收优惠甚至偷税漏税才能勉强维持?如果一个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如此之低,这个行业应该、而且一定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格局性的改变?
寒冬里,影视公司“猫着过冬”几乎是最自然的生理反应,但“猫着过冬”只会让影视公司的价值越来越小。寒冬终会过去,但春风也不是解药,影视公司只有通过在原创超级IP的研发和制作上进行更大体量的投入才有机会托高这个行业的天花板并长成参天大树。
长期来看,内容公司要想拥有长期的价值,必须解决好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收入和盈利规模及其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的问题;另一个是独立性的问题。只有两条路能够帮助它们解决好这两个问题,一条是“内容+平台”之路,一条是“内容+产业”之路。
做内容的公司有没有机会做平台?一定有,但前提你的内容要足够大。当你足够大之后,Netflix会越来越像迪士尼,迪士尼也一定会越来越像Netflix。对内容公司来说,“内容+平台”之路首先要从内容开始,没有足够大的品牌内容和原创超级IP集群,就没有形成“平台”的基础。
也因此,对于极少数对未来抱有宏大企图心、希望探索“内容+平台”之路的内容公司来说,寒冬之后正确的姿势不是全面收缩,而是加大研发投入,敢于在原创超级影视IP的研发和制作上投下重注。内容公司要想成为平台,必须拥有大体量的超级影视IP和衍生IP集群,要在收入和利润规模上比今天中国最大的影视公司大5-10倍,在一些重要品类里至少要占据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有可能出超级影视IP的还是那三个常见的大品类--电影、剧集、综艺和真人秀。具体来说,在电影品类里,最值得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寒假白癜风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