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竟有四分之三的DNA毫无用处

▌医事热点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就基因组中有多大的比例造就了现在的我们而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在于人类基因组有多少不具有功能性的“垃圾DNA”。如今一位进化生物学家声称,只用一些基础的计算就可终结这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争论。

来自休斯顿大学(UniversityofHouston)的丹?格罗尔(DanGraur)计算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具有功能性的组成部分可能只占到我们所有DNA的10-15%,最多不超过25%,而“垃圾DNA”大约占到75-90%。之所以称这些基因为“垃圾DNA”,是因为它们不能编码人体内任何催化重要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尽管它们不一定是有害有毒的。

在功能性DNA中,有害突变的遗传变异会让组成DNA的四种化学碱基(腺嘌呤、胞嘧啶、鸟嘌呤和胸腺嘧啶)出现轻微的移动或顺序改变。它们在我们的基因组内日积月累,会破坏那些对构成健康组织和生物学过程具有指导作用的基因编码,从而伤害人体,甚至致命。

而当突变发生在垃圾DNA中则是无害的,因为这部分遗传密码无论怎样都不会发挥任何作用。基于这一点,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我们的DNA中具有功能性的部分越少越好,因为这让更少的DNA暴露在产生突变的风险之下,也可以减少突变引起的早亡。曾有科学家做过研究,发现生物越复杂,其携带的“垃圾DNA”就越多,而恰恰是这些没有编码的、无功能性的DNA帮助高等生物进化出了复杂的机体。

......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本篇内容全文。

绑定医纬达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fensana.com/sstx/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