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一、温度和光照
温度与光照影响草莓的光合、呼吸等生理过程,关系到碳素营养的生产和积累,影响花芽的形成。低温和短日照诱导花芽形成。草莓一般经旺盛生长后,大多数品种在日平均温度降至20摄氏度以下,日照缩短至12小时以下的低温、短日照条件诱导下,开始花芽分化。以10~17摄氏度和10小时短日照分化较快。对于花芽形成,低温比短日照重要,在5~10摄氏度的条件下,花芽分化与日照长度无关;在10~15摄氏度范围内,日照长度左右着花芽分化,即短日照条件下进行花芽分化;在30摄氏度以上时,不管日照长短都不会导致花芽分化。
在实际生产中,当日平均气温降到20摄氏度左右,且每天的日照时间在12个小时以下时,草莓就开始由营养生长转到生殖生长,花芽也就开始分化了。8月末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光温条件,基本都能满足草莓开始花芽分化的需要。但由于各地的气候有差异,草莓花芽分化的日期也存在早晚不同,北方早,南方迟。例如在东北地区,花芽分化大致在8月下旬就已开始,华北地区9月中下旬开始,长江下游地区在9月下旬,10月上旬开始。由于每年的气候情况不同,花芽分化始期各年也有差异,上面列出的各地区花芽分化始期是正常年景的一般情况。草莓的花芽分化需要的外部条件是低温、短昼。
二、施肥和浇水
同一品种由于氮肥过多,浇水多,植株营养生长势强,表现徒长或植株叶片过多和叶片不足都会使花芽分化延迟。如吸收氮素过多,叶色浓绿,秧苗过于旺长的就不容易形成花芽,或推迟形成花芽。相反,秧苗又小又瘦过于衰弱的,由于营养不足也长时间形成不了花芽,甚至到了春天也不开花,这都是由于草莓体内的营养条件影响了花芽分化的缘故。在8月份,尽量不要大量灌水和施入过多氮肥,以免使植株贪青徒长,营养积累少,从而影响花芽分化的质量。
三、植株生长调节剂
喷施赤霉素可抑制花芽分化;而植物生长延缓剂和抑制剂,如矮壮素、多效唑、脱落酸等施于草莓幼苗后,会抑制植株生长,促进花芽分化。
四、摘叶
试验证明,对草莓苗摘叶,即便给予长日照,同样能诱导成花,摘除老叶的效果比摘除新叶更明显。分析表明,老叶中含较多的成花抑制物质,摘除后减少其含量;摘除老叶又可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增加积累,从而促进花芽分化。但生产上应掌握摘叶要适度。
草莓花芽分化需要低温、短昼条件,是相对而言的。因为温暖地区露地栽培的草莓一般是在9月下旬至10上旬前后形成花芽。9月下旬秋分之日,昼长是12小时,昼夜各半,而且在日落后还各有约20分钟的明亮时间。这时花芽已形成,说明花芽开始分化在这之前,昼长比12小时还要长一些。从温度看,9月下旬平均气温仍在20摄氏度上下,也不能算是低温。前面所说的低温、短昼,指天气越来越冷,白天越来越短。
在温度和昼长对花芽形成的影响中,30摄氏度以上高温时不能形成花芽,9摄氏度的低温经10天以上就能形成花芽,这时与昼长无关。温度在17~24摄氏度,只有在8~12小时的昼长条件下才能形成花芽。高纬度地区,尽管昼长达到12小时左右,已具备花芽分化的条件,但温度在25摄氏度以上,花芽形成得也晚。很明显这时的温度便成了限制因素。所以,在南方的高山上育苗,低温、短昼条件同时都能达到,对草莓形成花芽来说是绝妙的场所。
结束语:了解了草莓这些特性后,就可以人为地创造一些局部性小气候环境,促进花芽分化,达到提早采收草莓果实的目的。例如在北方,由于纬度较高,进入秋季后气温下降较快,可以满足草莓开始花芽分化的要求。限制草莓开始花芽分化的气象因子主要是气温,所以设法降低草莓的环境温度,如进行夜冷育苗、高山育苗等,可以使草莓提早开始花芽分化。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