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微课中考地理复习专题三天气和气候第

白癜风治疗目标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58150.html
学习目标

1、了解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2、学会判读等温线分布图,运用世界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课题名称:专题三天气和气候第二课气温的变化及分布

类型:中考地理复习

课题时间:一课时

适应人群:初中学生

教学设计:秦友(民大附中)

授课教师:王慧铃(南平学校)

视频、网页编制:王明广(本号中学)

监制审核:杨元(县地理教研员民大附中)

王小正(光坡中学)

陵水县微课制作组成员

制作:王小正(光坡中学)王明广(本号中学)

林斯燕(陵水中学)纪新妙(军田中学)

王春玉(民大附中)占达召(黎安中学)

梁金霞(田仔中学)秦友(民大附中)

王慧铃(南平学校)

监制:杨元(县地理教研员民大附中)

知识讲解

1

气温的测定

点击右下方可扩屏

2

气温平均分布规律

点击右下方可扩屏

更多微课(点击如下文字转入链接即观看)

中考地理复习专题一:地球和地图

第一课时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课时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三课时地球的运动

第四课时地图的阅读第五课时地形图的判读中考地理复习专题二:陆地和海洋第一课时大洲和大洋第二课时海陆的变迁中考地理复习专题三:天气和气候第一课时多变的天气

1、本题考察的是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和测量气温的时间,表格里给了一天中规定时间需测量的数据,只需要把四次气温加起来除以4就可以得到答案,其计算如(5+7+15+13)/4=10℃,所以选C。

2、本题考查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北半球是7月,南半球是1月,故选C。

3、本题考察的是一天中最高气温大致出现的时间,一般是14时即午后2点,故选C。

4、考查气温年较差的计算方法,用最热月平均气温减去最冷月平均气温,本题差值是33℃,故选D。

5、本题考察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同纬度的夏季海拔较高的地方比海拔低的地方凉爽,因为海拔每升高米气温下降0.6℃,故A选项正确;同纬度的夏季海洋和陆地相比,陆地升温快于海洋升温,所以海边凉爽有避暑作用,故C选项正确。本题选择AC两项。

6、本题考察的是影响气温分布规律的温度因素,用到的知识点是: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由题意可知,玲玲原来穿得很多很厚的衣服,到最后空箱子里装满了脱下的衣服,说明玲玲是由气温低的地方到气温高的地方旅游,故本题选B。

注意:1-6题都是考察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所以需要同学们更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fensana.com/sstx/49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