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分析渔场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分析渔场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一般思路

一、知识讲解

1.由果及因推理成因

渔场即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汇集、渔业活动频繁的场所。据此推理鱼类汇集的成因,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饵料(浮游生物)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深层无机盐上泛←特殊的海域位置。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

2.联系洋流分布推导渔场分布

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这里的渔场大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热带和副热带的渔场主要分布于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大的海域,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如南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岸等海域。

二、经典高考试题

1.我国钓鱼岛附近海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主要原因是()

A.地处大陆架,生物光合作用强

B.有寒流经过

C.位于河流入海口,营养盐类丰富

D.盛行上升补偿流

解析 钓鱼岛位于大陆架海域,水浅光照足,生物光合作用强,A项正确;日本暖流流经钓鱼岛海域,B项错误;钓鱼岛距大陆较远,大陆河流为其提供的营养盐类较少,C项错误;该岛附近以水平洋流为主,垂直洋流较弱,D项错误。

答案 A

2.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洋流对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请在图中表示洋流的两条线划上添绘箭头(暖流用“”,寒流用“→”),以表明洋流的性质和流向。(4分)

解析 该地位于大西洋的东部,图中洋流M为加那利寒流,流向西南,N为北大西洋暖流,流向东北。

答案 在图中北纬45°以北的线划上添绘“”,箭头指向东北;在北纬45°以南的线划上添绘“→”,箭头指向西南。

三、跟踪训练

1.下列条件与日本北海道渔场形成无关的是

A.寒暖流交汇处

B.上升补偿流

C.温带地区

D.大陆架地区

下图为“世界部分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图示区域内,最可能形成大渔场的地点位于

A.①B.②

C.③D.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暖流作用,促使①沿海地区形成温带荒漠

B.暖流影响,加剧②地附近的高温多雨

C.寒流影响,导致③地附近冬季温和多雨

D.暖流作用,影响④地硬叶林景观面积扩大

读“非洲西海岸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4.若图示大陆西岸一油轮发生石油泄漏,则油污最先漂到

A.南美洲西海岸

B.北美洲东海岸

C.非洲西南部

D.欧洲西海岸

5.图中陆地部分

A.植被覆盖率低

B.水土流失强烈

C.昼夜温差小

D.冰川融水丰富

乙国有花园城市岛国的美誉。近年来由于甲地农民烧荒开垦,该国时常受烟霾威胁。结合“某月烟霾平均浓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6.该月份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7.从上海出发前往中东的货轮,在该月份途经印度洋时

A.逆风逆水

B.顺风顺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顺水

下图为“某处径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图中没有体现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表径流

B.水汽输送

C.水体蒸发

D.地下径流

9.近年来图中河流下游含沙量变小,最可能的原因是河流

A.上游修建水库

B.上游植被覆盖率下降

C.下游降水强度增大

D.下游河道采砂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0.②地的自然带属于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稀树草原带

C.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1.造成①③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A.洋流B.风带

C.地形D.气压带

下图为“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图中上升流

①使沿岸海区海水蒸发量增大

②沿岸地区降水量增加

③沿岸海区海洋生物生产力增大

④其形成主要受离岸风影响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3.下列对所提供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图示沿海区域位于印度洋板块

B.该季节一货轮从非洲东海岸航行至印度西海岸一路逆水

C.图中表层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D.该海域洋流系统与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模式相吻合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与有关国家实现区域合作的平台。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4.“一带一路”上,位于板块边界附近的城市是

A.内罗毕和雅加达

B.鹿特丹和内罗毕

C.雅加达和德黑兰

D.德黑兰和鹿特丹

15.若图中M海域在冬季发生原油泄漏,首先受到污染的海域是

A.甲B.乙

C.丙D.丁

参考答案

1.B

日本北海道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A有关。寒流是千岛寒流,属于风海流,不是上升流,B无关,选B。位于温带地区,大陆架浅海地区,C、D有关。

考点:世界性大渔场形成的条件。

2.D

3.B

2.④地位于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易形成著名的纽芬兰渔场。

3.暖流作用,促使①沿海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暖流影响,加剧②地附近的高温多雨;暖流影响,导致③地附近冬季温和多雨;④地位于大陆东部,不存在硬叶林景观。

4.B

5.A

4.图示洋流是非洲西海岸的加那利寒流,它属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呈顺时针运动,因此若发生石油泄漏,受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以及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油污最先漂到北美洲东海岸。

5.图示陆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植被覆盖率低;风力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不明显;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图示陆地纬度低且降水少,因此没有冰川融水。

6.C

7.B

6.由图中烟霾平均浓度等值线向东北方向凸出,可以推断出烟霾往东北方扩展,则该地该月份的风向为西南风,故C项正确。

7.由上题可知,该区域盛行风向为西南风,则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区盛行西南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所以由上海前往中东地区的货轮经过北印度洋海区时为逆风逆水,故A项正确。

8.B

9.A

8.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下渗等,图中没有体现出来水汽输送环节。

9.河流上游修建水库,拦截上游来沙,泥沙会一部分在水库里沉积下来,会使河流下游含沙量变小。上游植被覆盖率下降,会加大河流下游含沙量,下游降水强度增大和下游河道采砂,会加大下游河流含沙量。

10.B

11.A

10.②地位于巴西高原,其自然带为热带稀树草原带。根据纬度位置也可以判断出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自然带为热带稀树草原带。

11.①③两地纬度相差不大,所处的风带、气压带相同;①③两地都位于沿海平原;①地沿海地区有寒流流经,寒流对流经地区起降温减湿作用,③地沿海有暖流流经,暖流对流经区起增温增湿作用。

12.C

13.C

12.该题主要考察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根据图中非洲东海岸甲处洋流的方向,判断此时印度洋北部盛行西南季风。甲处洋流是受离岸风影响形成,表层海水被吹走,底层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为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的作用,故AB错;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营养物质增多,浮游生物增多,鱼的饵料增多,沿岸海区海洋生物生产力增大,形成渔场,故选C项。

13.根据此位置可判断该地为索马里沿岸,位于非洲板块;此时印度洋北部盛行西南季风,洋流自西向东流动,从非洲东海岸航行至印度西海岸一路顺水;西南风的形成是随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形成的西南风,在西南风的吹拂下,形成自西向东流的洋流,该海域是季风洋流区域,与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模式不相同,该题选C项。

14.C

15.A

14.从图中可看出,雅加达和德黑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边界附近。内罗毕位于非洲板块内部,鹿特丹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15.冬季北印度洋海域盛行东北季风,受季风影响,北印度洋海域海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所以M海域在冬季发生原油泄漏,原油沿着北印度洋海区逆时针方向运动,首先受到污染是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fensana.com/sstx/49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