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说”是一种最主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主要形式。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然而,我们不少学生面对一两个人会说,甚至会滔滔不绝,出口成章。可当他们面对大庭广众时,他们就噤若寒蝉,三缄其口了。
两年前,有幸到北京清华附小参观学习,听课时看到三年级的一个小女孩面对上千名听课老师,落落大方,自信优雅地展示了一段课前三分钟。至今,小女孩的那段关于丁香花的介绍和她气定神闲的样子还留在我的记忆里。
听完后,我就在想:我的学生要是经过训练,也一定可以像这个女孩一样。回来后,我就开始准备资料,筹备我们班的课前三分钟。“课前三分钟”就是利用一节课伊始的三到五分钟,让两到三名同学,上台交流自己对某一方面内容的所见,所闻,所感。课前三分钟的内容,我就是根据语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的特点,让孩子按单元内容主题做准备。台下听的其他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打分。对于孩子来说,课前三分钟就是一种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很好训练方式。
很多孩子在当时第一次展示时,虽然我给了大家充分的准备时间,但在展示时畏首畏尾,忸怩拘谨,不知所错。不敢抬头看大家,说话声音也特别小。
经过将近两年的锻炼,现在孩子们上台的状态声情并茂,潇洒自如。看着孩子们自信大方,善于展现自己的样子,真的要赞叹课前三分钟给孩子们带来的改变!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成长过程中,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见过不解的问题。这学期七单元是关于成长故事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孩子们在课前三分钟可以讲讲自己的成长故事,也可以像课文中那样搜集一些名人成长故事。
以下是孩子们的课前三分钟展示。
四九班赵俊宇《牛顿的成长故事》
四九班李昀辑《爱迪生的成长故事》
课前三分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课前三分钟是一个是非常有效的口语交流平台。虽然看似短暂,但如果利用好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大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真正有效的达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编辑:赵一宇
审稿:白雪
长按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