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干部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uikeyun.com/cms/news/437845.html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具有特色,在小儿的保健和护理方面,千万年来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指导了小儿的保健和护理。《古今医统》中提出的“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但愿人皆依此法,自然诸病不相干”,对小儿保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运用中医理论和中华民族传统育儿经验,对儿童群体和个体进行有效干预,以保护并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对现今小儿医疗、疾病预防、护理等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医儿科理论上认为儿童生长蓬勃,发育迅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肺常不足。也就是说脾胃的运化功能相对不足。肺气也弱,外邪容易乘虚而入。用现代的观点理解也就是说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容易被累及而患病。“要想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衣勿过暖
也就是说小儿穿衣不能过暖,要根据季节、气温的变化而增减衣物,一般情况下,小儿只要比成人多加一件衣服就可以了。小儿如果衣着过暖,容易生内热,使汗孔开泄而多汗,导致筋骨软弱,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尤其是对寒冷的耐受能力降低,容易引起疾病的发生。
当今不少家长唯恐孩子着凉,给孩子尽量多穿衣服,认为这样可以避免感受风寒,而对于长期衣着过暖的危害认识不足。适时增减衣物,对提高儿童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有一定帮助和益处。所以,古人提出的小儿衣着不宜过暖的育儿经验,在当今特别值得宣传推广。
2、乳贵有时,食贵有节
给婴儿喂奶重要的是适时。乳汁是婴儿的生命所系,母亲必须按时喂养。应该根据婴儿的脾胃功能以及个体需要,掌握适时哺喂、按需喂给的原则,以符合婴儿消化吸收能力、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不可刻板对所有婴儿采用统一要求的定时、定量喂养。
儿童饮食重要的是要有节制。“小儿要吃七分饱,为节之也”。所谓有节,首先是数量上的节制,不可过饥或过饱;另一方面就是质量上的调配,荤素搭配,既有营养,又容易消化,不可片面追求高营养食品。进食要按时,相对定量,不多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吃热、吃软、吃少,则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则生病。”小儿知识未开,见到喜爱的食物往往难以自制,小儿节制饮食要靠父母。如果父母不懂得正常的喂养知识,纵容孩子的嗜好,过食甜腻、生冷,就容易生病。从而强调了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父母养成正确饮食观的重要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