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坤张恒
来源:《历史研究》年第3期
摘要:洪武十四年全国推行赋役黄册之前,明朝政府曾于洪武三年在南方部分地区试行小黄册之法。小黄册相关资料共有三次发现:第一次发现的是传世史籍中目前所知唯一一例确切史料,是经后人编辑的二手资料;后两次发现的是小黄册原件,是未经编辑的原始资料。小黄册原件文献的发现,不仅完整展现了小黄册册籍的文本构成,而且印证了小黄册之法曾在江浙等地运行了十年之久。洪武三年小黄册之法,基本建构了黄册里甲制度的完整框架,反映了黄册里甲制度的确立起点,揭示了明代乡村组织“图”的来源,在元明之际户口、税赋由分开造册到统一册籍管理的演变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关键词:小黄册赋役黄册里甲制度黄册又称户籍黄册或赋役黄册,是明王朝为管控人口和征派赋役而编制的户籍册。以黄册为基础建立的里甲制,是明代乡村组织的最小单位,构成了当时国家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环,对清代乃至民国南方地区乡村组织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前有研究已指出,明朝政府于洪武十四年()在全国推广赋役黄册之前,曾于洪武三年在南方部分地区试行小黄册之法。但传世史籍中对此记载极少,目前仅发现一例确切史料。小黄册实物原件,虽日本学者早在年即已发现,但一直未能引起我国学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