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的综艺节目推陈出新,音乐、舞蹈、生活记录全面铺开,但是节目做得久了,观众难免疲惫,所以节目组就开始绞尽脑汁创新。比如《中国好声音》来个转椅,盲听选手唱歌。比如《蒙面歌王》,让来参赛的明星们都装扮的亲爸亲妈都不认识,然后一堆评委在底下一边鼓掌一边猜这是谁???《天赐的声音》则是以音乐合伙人形式,飞行合伙人表演,底下的几位常驻合伙人来选人。但是不管形式多炫,比赛规则多复杂,都逃脱不了比赛的本质,有评分有淘汰,就像小时候老师打分,打具体分数太伤人,那就打A、B、C。
1
最近《天赐的声音》就上了热搜,节目邀请周传雄作为飞行合伙人,和颜人中一起唱了首《我不难过》。坐在台下的常驻合伙人是胡彦斌、胡海泉、陶喆、张韶涵以及孟美岐。不知道现在的朋友们还知不知道周传雄,但大家应该都听过他的《黄昏》、《寂寞沙洲冷》。说实话,不管从出道年龄、资历辈分、作品传唱度,底下这几位都应该叫周传雄一声老师。周传雄演唱完后,陶喆身子前倾,很感慨地寒暄起来,直说周传雄应该是前辈。胡海泉说自己听卡带都是听周传雄的。张韶涵很感恩,说自己唱过周传雄制作的《MVP情人》片尾曲,这部剧是她的第一部主演剧,也是成名作之一。胡彦斌更是不假思索就报出了一连串周传雄的作品,我的心太乱,有一点空白,黄昏,寂寞沙洲冷。此时坐在边上的孟美岐就有点尴尬了,可能觉得自己此时说什么都错,索性什么都不说,全程翘着二郎腿,看着台上。但你从她的表情能看出什么?尊敬?还是尴尬,亦或是可怜?最后没有一个音乐合伙人选择了周传雄,他黯然离场。就这么短短不到十来分钟的片段,迅速冲上了热搜,大家最最热议的莫过于,孟美岐都能做导师点评周传雄了?这让70、80、甚至90后观众情何以堪呢?网友都说这是个魔幻的时代。有的营销号也开始带节奏蹭热度,都过来噼里啪啦地说一通。孟美岐工作室出来澄清,她全程没说一句话,只在最后要做决定时候才说了一两句,哪里来的点评呢?而且孟美岐是音乐合伙人,不是导师。最后节目组出来息事宁人,发了个声明,意思是这个节目里没有所谓导师,大家都是音乐合伙人。所以开始玩文字游戏了。。。。。???那节目组你为啥要给常驻合伙人的化妆间门口贴着“导师”的牌子呢?发宣传为什么要说是导师团队呢?就像前面所说,不管是叫啥,本质都是一样的,坐在台下的比台上的更有话语权,给台上的明着暗着打分,决定台上人的去留。观众们难以理解的是孟美岐和周传雄所在的位置,不管孟美岐说没说话,其实都逃不脱“配不配”的讨论。而这也不是她第一次被讨论了。在《明日之子》里做星推官,你看新的名词又来了,其实还是评委。在点评没出道的小白时候,孟美岐以前辈之态是很有底气地说一说,就这一说还被大家各种怀疑,每天只睡半小时???你确定?这话有点像张柏芝的:我睡了16天没醒过来。但是碰上by2这样曾经红极一时的前辈,孟美岐说话明显就保留了很多,说着不咸不淡的话,还是被大家骂了半天。毕竟孟美岐在内娱出道也才几年功夫,又没有什么代表作出圈,大家第一眼看到她作为评委出场,心里就是打了个问号。更何况是这次周传雄呢?周传雄的歌有多红火,大家已经知道了,孟美岐有哪一首出圈了呢?很多人会说,她又不是第一次做节目导师了,怎么就这次被骂呢?朋友们,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您看看,胡彦斌、陶喆、张韶涵、胡海泉,哪个没有几首大家随便哼哼就能唱出来的歌呢?大家都是有作品的,所以坐着踏实啊。事情议论到后面,周传雄也不得不出来说话,发了个小作文,大意是没有谁应该是谁的导师,台上或是台下都没有优劣之分,都是对音乐的热情。要说周传雄也是实惨,几经坎坷终于红火起来,结果就在发展的如日中天的时候得了胃病。等到他调整好再出山的时候,娱乐圈早已换了天,哪还有他的一席之地。他只能沦落到去各个三四线城市接商演糊口。作为歌坛老前辈能有勇气站上台也是不容易,因为你要是被淘汰就是过时了,留下来了是靠关系。还要接受年轻一辈的挑挑选选和点评。路人对娱乐圈的感慨也是一阵风的事儿,毕竟都是闲着没事看看,但是孟美岐的粉丝开始一边为她不平,一边开始骂周传雄。骂他倚老卖老,买通稿全网黑。骂他博同情,都是前辈了就别来参加节目了,得认清自己,不然还得听后辈点评。甚至还有更无厘头的骂人,直接诅咒人死。粉丝集体发起了心疼孟美岐被网暴的讨论,饭圈的力量也让我们折服。我们来看看两个人的粉丝数量,孟美岐万粉丝大V。周传雄是万粉丝,到现在还是小V。粉丝们说周传雄买营销号网暴孟美岐就有点可笑了,现在的饭圈人可能都低估了周传雄的国民度了,他要知道买营销号他还能沉寂这么多年?这是把他往饭圈人设套了。2
流量为王的时代里,我们有幸看过很多怪像,比如杨超越给李克勤颁奖,还一不小心站了个C位。其实说到底还是节目组,是平台在搞事情,为了收视率整点矛盾出来,大家一边骂一边看,收视率哐哐哐涨。明星们就当拿钱挨顿骂,对于一些急需曝光的新生代明星来说,黑红总比不红好。黑着黑着可能就白回去了,你看黄子韬是不是就这样?这类明星还有个特点,就是缺少代表作,作品不出圈,就需要舞台曝光或者微博热搜来提升国民度,大家就都知道,哦哦,原来娱乐圈还有这号人。但是一旦碰上实力强的同行,还是那句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说到底,骂穿锅,还是没有作品,不管你是坐着站着都会引来全网嘲。这个道理放生活里也一样适用,有本事的人在哪都能活的理直气壮。只是可怜了我们观众。无比怀念21世纪初神仙们打架的时代。
那时候周杰伦还很瘦,唱着《范特西》,再来一张《依然范特西》,女团是SHE和Twins这样的。
老飙高音的飞儿乐队还在,唱着《我们的爱》,林俊杰的《江南》缱绻婉转,蔡依林还不是那个高空劈叉的体操运动员,还在唱《爱情三十六计》。
可惜,原来那时候已经是“诸神黄昏”了,如今鼓吹流量为王,被时代的大浪淘沙卷走的是真正做音乐的人和能历经时间的经典作品。
不说了,听歌去了,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