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到一份带血丝的牛排,顾客要求赔款21

“来一份5分熟M6牛排!”

“这边建议选择7分熟牛排,更适合咱们中国人的口味。”

“就要5分熟的,赶紧上!”

消费完毕后:

“这牛排怎么没有熟,都是血丝,你们店食品安全有问题,我要求十倍赔偿!”

以上这段对话发生在上海的一家高档西餐餐厅内,顾客和店家最终未能达成协议,于是顾客告上法院请求判令餐厅支付当日消费金额的十倍赔偿金。

怎么回事呢?先简单说说案情。

吴某与朋友在一家高档西餐厅聚餐,点了若干菜品,其中包括一份品质为M6级的澳洲牛排,点餐时特意嘱咐服务员烧成5分熟。

服务员建议吴某选择7分熟牛排,因为绝大部分中国人很难适应5分熟的口感但吴某坚持己见,一定要厨师做成5分熟。

餐品上齐后吴某发现5分熟牛排和其想象中的完全不同,看着没有煮熟,牛排上布满了血丝。要知道这一餐的消费金额可是元,花了那么多钱吃到一块没熟的牛排,气不打一处来。

吴某以牛排质量有问题为由要求免单,在被拒绝后先支付了餐款并打包走剩下的牛排离开了餐厅。

过了几天吴某起诉至法院,他认为牛排未能满足使用标准,违反了食品安全法,希望法院能判令餐厅违法,并根据相关规定以十倍,也就是支付2.11万元赔偿金。

经过审理后一审法院判决驳回原告吴某的诉讼请求,也就是说餐厅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大家觉得法院的判决有问题吗?简单分析一下。

1.吴某提出的十倍赔偿是有法可依的。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条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换言之,如果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顾客不仅可以免单还能要求餐厅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所有吴某要求餐厅赔偿2.11万元是存在法律依据的。

2.十倍赔偿款得满足一定的条件

法律有十倍赔偿的规定但也有前提条件,即提供的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问题的焦点变成了牛排到底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吴某的理由是牛排没有熟、存在大量血丝,食用后会给身体带来伤害,所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法院未予采纳,认为吴某将食品安全标准和烹饪制作工艺混淆在了一起,5分熟的牛排和全熟的牛排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吴某自己要求加工成半熟品,怎么能怪商家端上一块带有血丝的牛排呢?

另外一方面,如果吴某告的是牛排菌群超标或者烹饪过程中加了超过国家规定的添加剂数量,那么倒真的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法院会支持吴某的请求,判决店家给予十倍赔偿。

但吴某并没有这么主张,他既没有说明牛排不符合哪项食品安全标准也没有指出餐厅服务过程中违法的具体事实,从头至尾只是在说牛排带有血丝,法院当然不可能判他胜诉。

在我看来吴某之所以会认为牛排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源于其对“五分熟”的误解,餐厅服务员很有经验,知道大部分国内顾客无法接受老外吃牛排的方式(有些老外甚至会点一分熟牛排),于是建议吴某改成七分熟。

但在吴某的思维中将“熟”和“老”混在了一起,吴某极有可能以为“十分熟”的牛排是那种烧制的非常老的牛肉,他希望吃嫩一点的牛排,于是便要了“五分熟”,用“五分老”来形容更加贴切。

也可以这么理解,吴某以为的“五分熟”的牛排西餐标准烹饪术语中差不多是“八分熟”或者“九分熟”。

法律对于事实的判定要符合常理以及行业惯例,不是以个人理解为判断标准的。不同饮食文化下的熟度定义是有区别的,如果吴某在就餐前对于西餐有一些基本认识的话应该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fensana.com/ssjz/120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