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种栽培种在制作使用中的异常情况及原

原种、栽培种制作的注意事项

培养基含水量

食用菌菌丝体的生长发育与培养基含水量有关,只有含水量适宜,菌丝生长才能旺盛健壮。通常要求培养基含水量在60%--65%之间,即手紧握培养料,以手指缝中有水外渗往下滴1--2滴为宜,没有水渗为过干,有水滴连续淌下为过湿,过干或过湿均对菌丝生长不利。

培养基的pH

一般食用菌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一定范围的pH,木腐菌要求偏酸性,即pH为4--6,粪草菌要求中性或偏碱性,即pH为7.0--7.2。由于灭菌常使培养基的pH下降0.2--0.4,,因此,灭菌前的pH应比指定的略高些。培养料的酸碱度不合要求,可用1%过磷酸钙澄清液或1%石灰水上清液进行调节。

装瓶(袋)的要求

培养料装得过松,虽然菌丝蔓延快,但多细长无力、稀疏、长势衰弱;、装得过紧,培养基通气不良,菌丝发育困难。一般来说,原种的培养料要紧一些、浅一些,略占瓶身的3/4即可;栽培种的培养料要松一些、深一些,可装至瓶颈以下。装瓶以后,用捣木(或接种棒)插一个圆洞,直达瓶底或者培养料的4/5处。打孔具有增加瓶内氧气、利于菌丝沿着洞穴向下蔓延和便于固定菌种块等作用。

装好的培养基应及时灭菌

培养基装完瓶(袋)后应立即灭菌,特别是在高温季节更应如此。严禁将培养基放置过夜,以免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而导致培养基酸败,危害菌丝生长。

严格检查所使用菌种的纯度和生活力

检查菌种内或棉塞上有无真菌及杂菌侵入所形成的拮抗线、湿斑,有明显杂菌侵染或有怀疑的菌种、培养基开始干缩或在瓶壁上有大量黄褐色分泌物的菌种、培养基内菌丝生长稀疏的菌种、没有标签的可疑菌种,均不能用于菌种生产。

菌种长满菌瓶后,应及时使用

一般来说。二级种满瓶后7--8天,最适于扩转三级种,三级种满瓶(袋)7--15天时最适于接种。如果不及时使用,应将其放在凉爽、干燥、清洁的室内避光保藏。在10℃以下低温保藏时,二级种不能超过3个月,三级种不能超过2个月。在室温下要缩短保藏时间。

菌种杂菌污染的综合控制

?从有信誉的科研、专业机构引进优良、可靠的母种,做到种源清楚、性状明确、种质优良,最好先做出菇实验,做到使用一代、试验一代、储存一代。

?按照菌种生产各环节的要求,合理、科学地规划和设计厂区布局,配置专业设施、设备,提高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水平。

?严格按照菌种生产的技术规程进行选料、配料、分装、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和质量检测。

严格挑选用于扩大生产的菌种,任何疑点都不可姑息,确保接种物的纯度。

?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规范操作;生产场地要定期清洁、消毒,保持大环境的清洁状态。

?专业菌种场要建立技术管理规章制度,确保技术的准确到位,保证生产。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如需客服帮助,请长按下方扫描添加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客服号,即可与客服交流。

更多信息请登陆中国食用菌商务网查看,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治疗白癜风偏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fensana.com/sstx/1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