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前三分钟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数学学习成为一个主动地、富有个性的活动,人人争当课堂的主人,让数学课堂充盈着丰富多彩的内涵。
锯木头的问题是我们在数学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今天三(1)班张鸿喆同学又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新奇的问题呢?
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多著名的数学家,他们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为伟大的数学学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1)班董苏阳同学为大家带来《欧拉的故事》。
三(2)班的袁梦同学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趣味小故事“猴王分桃”,有趣的标题和图片深深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大家听的很投入,身临其境。她还给同学们带来了问题并耐心讲解:虽然数字变了,但是桃子个数和小猴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没有变。我们可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三(3)班的郑浩然同学给大家带来了著名数学家阿基米德称皇冠的故事。阿基米德,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后成为数学家与力学家的伟大学者,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从洗澡溢出的水获得启示,找出了称王冠的巧妙方法,给大家带来了很大启示。
三(4)班的王雅琪同学给大家带来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说的是年,在德国一所小学的三年级课堂上,小高斯巧算“1+2+3+4+5+...+98+99+”计算题(著名的高斯算法)的故事。当年只有9岁的高斯勤于动脑和善于思考的品质使老师无比欣慰和深受感动。后来高斯继续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在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中作出许多重大贡献,和阿基米德、牛顿齐名。
来自三(5)班的王婧涵同学给我们带来了数学家苏步青的故事,她说:“苏步青学习的故事我明白的第一个道理就是学习一定要脚踏实地,刻苦努力。我们现在的孩子在家只求做完作业,多做一点课外题就不乐意了,觉得太辛苦。平时的我们为了多写少写几个字,多做少做几道练习题还常常要跟妈妈讨价还价呢,从苏步青爷爷的身上,我明白了学习的秘诀,那就是智慧加上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只要肯刻苦努力是没有不成功的。每一天的学习,每一次的作业,如果我们都能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那肯定能学的更好,更快。不仅仅是学习,所有的事情要想成功,刻苦努力都是制胜的法宝。我也明白了学习的真正目的不仅仅是为自己争取表扬,考出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来自三(6)班的蒋睿杨同学为大家带来了数学家高斯的故事,从他讲述的故事中,我们感受到高斯身上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他面对困难不退缩,做事肯动脑筋。同学们,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如果做到多思考、多了解、多观察,善于从中发现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捷径,那我们一定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三(7)班朱玉瑶同学向大家展示有趣的数列,通过数之间与项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
例:2、12、30、56、()
第一项,1*2;第二项,3*4;
第三顶,5*6;第四项,7*8
所以,第五项,9*10=90
,填90。同学听过,觉得这种数列很少见,挺有趣的,觉得学数学很趣。
四(2)班的王子涵同学利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回顾观察物体需要注意什么?同学们踊跃举手,积极发言。
邓浩然同学通过摆放2组不同图形,带同学们一起回顾了观察不同的物体从一个相同的面观察可能看到相同的图形这个知识点。
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这本书吧,西游记里的唐僧师徒你们都喜欢谁呢?下面我们听四(3)班林满天同学和大家分享《唐僧师徒摘桃子》的故事。
华罗庚他既是个天才,也有不断的努力才成为伟大的数学家的。请听四(4)班的何昊天带来“华罗庚的故事”。
盈是多余的意思,亏是不足的意思。平时在分物品时或者安排其他工作时,经常会遇到多余或是不足的情况,可以根据多余以及不足的数量引出解题的线索。这类应用题通常叫做盈亏问题。听听四(5)班同学给大家讲解的“盈亏问题”。
我们经常会看见一些残缺不全的算式,要求我们在方格内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下面看四(6)班陈伯源同学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吧!
四7班的李悦同学给大家分享一道数学题:一个大西瓜,需要2只小猴一起抬,3只小猴要把西瓜从离家米远的地方抬回家,平均每只小猴抬多少米?听她是如何讲解的吧!
数学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三、四年级同学的精彩分享,让我们更加热爱数学,更要努力地去探求数学的魅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