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第五册第43页例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目标]
第一,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探索通过相互交流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掌握用线段图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了解“倍”有关的计算。
第二,让学生逐渐意识到数学不仅仅是一个计算的方法,还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其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将乘法与加减法结合起来的计算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乘法和加减法是能够结合的,而且具有多种方式。
[教学准备]
裤子及上衣的彩图若干张,其中裤子图片上需写明其价格。
[小组合作方式]
组合式,小组成员之间学习的内容各不相同,在分别完成手中的任务之后相互帮助检查作业的的答案及解题过程是否正确。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如下生活场景:周末,郭老师在商场选购自己孩子的衣服时,发现不同衣物的价格是不一样的,以课本为例。
裤子:28元。
上衣:价钱是裤子的3倍。
以此为基础,提问学生:你了解到这些信息之后,能够提出哪些相关的数学问题?或者你想了解什么内容?要求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和同桌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一件上衣的价格是多少?
2.买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
3.较之一条裤子,一件上衣的价格贵多少钱?
2.(二)合作探索新知,交流感知方法
情景创设:
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大家开动一下脑筋,就可以发现,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在具体解决问题时,我们一般会用多种方法,“画数学”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大家想知道什么是画数学吗?
学生、师生合作讨论‘画数学”的方法。由于我们知道一-条裤子的价格是28元,所以我们可以用一段线条来表示。这个题设的前捉是我们不了解上衣的价钱。大家可以试一下怎么用线条来表示上衣的价格。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
裤子一
上衣---
1.一件上衣多少钱?
学生在底下尝试自己完成,然后将结果书写在黑板上:28x3=84(元)。
接下来,请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由组长将剩下的问题分配给组员,而组员需要运
用“画数学”的方法来表示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如果遇到有困难的组员,其他组员可以帮助辅导。多治包和民洪水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启发:大家一定要弄清楚什么是一套衣服?一套衣服是一件上衣吗?还是一条裤子,还是两件都有?最后,我们再弄清楚买一套衣服究竟多少钱。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
方法一:28x3=84(元),这是上衣的价钱。
综合算式是:84+28=(元),这是一套衣服的价钱。
方法二:3+1=4,4个28是衣服和裤子的价值和,即28x4=(元)。
3.较之一条裤子,一件上衣的价格贵多少钱?
学生自己动手画线段,说明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自由交流,说明自己所画线段的含义,自己的思路是什么。方法一:28x3=84(元),这是上衣的价钱,84--28=56(元),这是裤子比衣服便宜的数目。
方法二:3-1=2,2个28元是上衣比裤子多的价值,28x2=56(元),这是裤子比上衣少的钱数。
综合算式是:28x(3-1)=56。
4.总结与比较
总结2.3问的相同点与差异。
(三)组织练习,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完成第1题和第2题
要求:理解教师出示的东西显示的是什么,弄清楚问的是什么,然后自己尝试着解答,完成后可以和小组成员交流。
2.“想想做做”完成第3题
要求:弄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然后尝试着填表。
小组所有成员一起合作,完成表格内容。
(四)质疑问难,全课小结
这节课即将结束,同学们,你们可以反思一下今天学到了哪些东西?